三人走进大队长家堂屋时,赵大队长正坐在炕沿上抽旱烟,烟杆“吧嗒”响着,满屋子都是烟味。
见陆峥、张桂英带着夏汐进来,他慢悠悠放下烟杆,皱着眉问:“你们仨凑一块来,是有啥急事?”
张桂英先开了口,把夏汐提的建工厂想法一五一十说出来。
末了还补充:“大队长,这可不是咱们瞎折腾!知青下乡是为了帮农村发展,不是来当苦力的。让他们发挥文化优势,帮生产队建个小工厂,既能省人力,还能给队里添收入,这才是国家派知青来的真用意啊!”
赵大队长听完,手指在烟杆上敲了敲,没急着表态,反而盯着夏汐。
“夏知青,你说建工厂,我问你,场地搁哪?村里就这么大点地方,总不能拆了粮仓吧?还有那机器,你说建苞米加工厂,得要磨粉机、压面机吧?这些机器不得花钱买?”
赵大队长顿了顿,语气带着老辈人的固执:“我知道这两年队里收成好,攒了点钱,但那钱是给村里应急的!万一机器买回来用不了,或者建了工厂不赚钱,这笔钱不就打水漂了?我吃的盐比你们走的路都多,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事,风险太大,不能干!”
夏汐早料到大队长会顾虑这些,她往前站了半步,语气笃定:“大队长,场地不用愁。知青点后面有个废弃的旧仓库,以前是放农具的,现在空着,稍微修修就能当工厂场地,不用拆粮仓。至于机器……”
夏汐故意顿了顿,看向陆峥……
陆峥接过话头:“机器不用买,租就行。城里的大工厂这两年换了新设备,不少旧机器还能正常用,就是效率比新的低些,他们放着也是积灰。咱们可以跟城里工厂商量,租这些旧机器,租金要么按月给,要么等工厂盈利了按分成算。”
陆峥说得条理清晰,眼神里没了平时的冷硬,多了几分认真:“这是帮生产队搞建设,不是为个人谋利,城里工厂说不定还愿意给咱们优惠。租机器比买机器省一半还多,就算后期不用了,还能还回去,不用担‘砸手里’的风险,划算得多。”
赵大队长眯着眼,手指捻着烟杆头,显然还是半信半疑。他不是没听过“租东西”,可租机器还是头一回。
机器这东西金贵,万一租回来坏了,不得赔?
可刚才已经直接否定过一次,这会儿要是再硬拦着,倒显得他这个大队长太顽固,容不下年轻人的想法。
琢磨了半天,赵大队长把烟杆往炕桌上一放,摆出副甩手掌柜的架势。
“行吧,你们想干就干!但丑话说在前头,我可没批村里的钱给你们折腾,机器咋租、场地咋修,都得你们自己想办法。干成了,是你们的功劳。干不成,也别来找我哭丧。”
这话虽带着敷衍,却也算松了口。
张桂英顿时松了口气,忙说:“谢谢大队长!我们肯定好好干,绝不会给村里添麻烦!”
三人从大队长家出来时,夕阳已经快落山了。
张桂英还要去知青点交代事,先走了,只剩夏汐和陆峥并肩往田埂走。
夏汐忍不住侧头看陆峥,夕阳把他的侧脸镀上层暖光,连额角的浅疤都柔和了些。
她想起前世的陆峥……
那会儿,他就是个埋头苦干的糙汉,没读过多少书,遇事只会闷头扛,别说“租机器建工厂”,就连跟大队长争两句都不敢。
可这一世的陆峥,不仅能想出“租机器”这种巧思,还能跟大队长条理清晰地掰扯。
他跟前世简直判若两人!
“陆队长,”夏汐忍不住开口,语气里带着点疑惑,“你咋想到要租机器的?我之前还以为,得跟村里申请钱买呢。”
陆峥脚步顿了顿,转头看她时,眼神又恢复了平时的冷沉,只淡淡说了句:“以前听老知青说过,城里工厂有旧机器闲置。能省点钱,就省点。”
这话听着没毛病,可夏汐心里的嘀咕却没散。
前世,她跟陆峥相处那么久,也没听过他提什么“老知青说的事”。
而且“租机器”这事,既得知道城里工厂的情况,还得算清租金和分成的账,哪是“听人说过”就能想出来的?
夏汐看着陆峥往前走的背影,心里冒出个念头:这一世的陆峥,好像藏了很多她不知道的事。
陆峥不再是那个只会对她掏心掏肺的憨厚汉子,反而多了些她看不懂的心思。
就像蒙了层雾,让她猜不透。
陆峥像是察觉到夏汐的目光,回头看了她一眼:“怎么不走了?天黑前得赶回队里。”
夏汐赶紧收回思绪,快步跟上他的脚步……
不管陆峥这一世为啥变了,建工厂这事是定了,等工厂建起来,说不定就能慢慢摸清他的心思了。
——
作者小樱知留言
为方便大家理解文中公社、村、生产队和知青点的关系,这里简单类比下:
公社社长≈市长
生产队大队长≈校长
生产队队长≈班主任
知青小队队长≈班长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