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大学,考古系实验室。
窗外,淅淅沥沥的秋雨敲打着玻璃,为寂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寒意。
实验室里只剩下陈默一人,灯光下,他眉头紧锁,专注地盯着工作台上几块刚刚完成清理的西周青铜器碎片。
空气中弥漫着金属除锈剂和古老尘土混合的独特气味。
“……放射性碳素断代,结果显示是公元前1046年至前971年,误差正负二十年。
但这蟠螭纹的氧化层厚度,还有这铜锈的结晶状态,根据我建立的模型推演,埋藏时间起码在三千年以上,甚至更久。
数据存在系统性偏差……”他对着录音笔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挂在胸前的一枚物件——那是一枚祖传的黑色龟甲,只有婴儿巴掌大小,色泽深沉,触手温润,上面刻满了难以辨认的奇异纹路,像是星图,又像是某种早己失传的符文。
这是他家传的护身符,也是他选择考古专业的潜在原因之一。
就在他试图从文献中寻找线索时,挂在墙角的液晶电视突然插播了一条紧急新闻。
漂亮的女主播表情略显紧张:“本台最新消息,今日傍晚18时左右,有多名市民拨打热线称,在郊区‘青丘山’方向看到天空出现巨大白色狐形生物虚影,持续约三分钟,伴随有奇异霞光,景象颇为壮观。
目前,相关专家己赶赴现场,初步推测为特殊气候条件结合城市灯光形成的海市蜃楼现象。
气象部门提醒,近期天气多变,请附近居民不要恐慌,尽量不要前往无人山区……青丘?”
陈默猛地抬起头,目光锐利起来。
《山海经·南山经》有云:“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这只是巧合吗?
他下意识地握紧了胸前的龟甲。
就在这一瞬间,龟甲似乎传来一丝极其微弱的温热,仿佛沉睡的物体被悄然唤醒。
与此同时,他感到一阵莫名的心悸,周围的空气仿佛变得“粘稠”了一些,实验室的日光灯管极其轻微地闪烁了一下,频率快得几乎让人以为是视觉残留。
陈默猛地站起,快步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隙,任由冰凉的雨丝飘入。
他望向城市远方那片漆黑的山峦轮廓——青丘山的方向。
雨夜的空气本该清冷,但他却敏锐地捕捉到一丝极其稀薄、难以言喻的“清新”感,吸入肺中,竟让他因熬夜而有些昏沉的头脑为之一振。
“不是错觉。”
他低声自语,眼神中充满了惊疑与探索的欲望。
他回到工作台,再次拿起那枚龟甲,感受着那残留的微弱温热,心中翻涌起惊涛骇浪。
祖辈口中关于这龟甲“沟通天地”、“趋吉避凶”的模糊传说,此刻似乎不再是虚无缥缈的故事。
他打开电脑,迅速搜索近期全球范围内的异常事件。
昆仑山脉冰川区域出现不符合季节的繁花盛景;亚马逊雨林局部区域植物一夜之间疯狂生长,藤蔓粗如儿臂;埃及金字塔顶端在深夜被目击到有不明光束首冲云霄……网络上相关的视频和帖子层出不穷,虽然大多迅速被删除或标注“谣言”,但引发的讨论却无法完全平息。
官方的口径高度一致——“罕见自然现象”、“光学效应”、“集体幻觉”。
陈默关掉网页,实验室重新陷入寂静,只有窗外的雨声和仪器运行的微弱嗡鸣。
他将龟甲紧紧握在手心,那奇异的温热感尚未完全消退。
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某种颠覆现有认知的变化正在发生,而这枚家传的龟甲,可能就是一把钥匙。
今夜,注定无眠。
他需要更多的证据,需要弄清楚这龟甲和这些异象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联系。
一个新的世界,似乎正透过现实的缝隙,向他展露冰山一角。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