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沙凉书阁!手机版

沙凉书阁 > > 巴尔干王冠(埃德尔马林)热门小说大全_免费小说大全巴尔干王冠埃德尔马林

巴尔干王冠(埃德尔马林)热门小说大全_免费小说大全巴尔干王冠埃德尔马林

爱吃酸梅酱里脊的陈叔 著

穿越重生完结

穿越重生《巴尔干王冠》,讲述主角埃德尔马林的甜蜜故事,作者“爱吃酸梅酱里脊的陈叔”倾心编著中,主要讲述的是:从维多利亚时代的王座到冷战铁幕的阴影,这是一部横跨百年的罗马尼亚王国史诗。 现代人埃德尔胎穿成罗马尼亚王储,凭借超越时代的远见,他炼石油、强军工、促改革,在两次世界大战的惊涛骇浪中精准下注,将巴尔干小国打造为令世界侧目的区域强权。 然而,真正的考验在他退位后才刚刚开始。其子米哈伊一世在冷战铁幕下艰难守护父亲留下的基业,面对苏联的威压与权臣的野心,王冠终将坠落。但霍亨索伦家族的血脉从未放弃故土。数十载流亡,他们在海外凝聚民族之魂;风云剧变之时,他们归来以无冕之身重铸国家脊梁。 这不仅是王室的传奇,更是一个民族在近代百年夹缝中求存、图强、追寻自我的不朽史诗。失去王冠的家族,如何用另一种方式成就永恒——答案就在这片他们深爱的土地之上。

主角:埃德尔,马林   更新:2025-11-08 12:31:05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时间的流逝,对于此时的“埃德尔”而言,失去了精确的意义。

它不再是分秒时日的清晰刻度,而是由喂食、沉睡、被更换襁褓,以及窗外光线的明暗交替所构成的混沌循环。

他像一颗被遗忘在历史角落的种子,被迫在黑暗的土壤中沉默地汲取着养分,同时拼命地伸展着感知的触须,去捕捉一切能帮助他定位自身坐标的信息。

婴儿的身体是禁锢灵魂的囚笼,但求生的本能和超越时代的理智驱使着他,将全部的精力都用于学习和观察。

他贪婪地聆听着婴儿房内外的每一丝声响,如同最饥渴的海绵吸收着水分。

马林太太,他的保姆,是他最主要的信息源。

她的低语、哼唱的摇篮曲,以及偶尔与前来探望的其他女官的低聲交谈,都成了他学习语言和拼凑世界图景的碎片。

他知道了这里是“佩莱斯王宫”,位于喀尔巴阡山麓的锡纳亚夏宫。

知道了那位威严的老国王,他的“祖父”,是卡罗尔一世。

而他自己,这个脆弱躯壳里的灵魂,是罗马尼亚的王储,埃德尔。

这个名字,如同一个烙印,每日被不同的人以恭敬或亲昵的语气反复提及,渐渐取代了他前世那个己然模糊的姓名,成为了他不得不接受的、新的身份标识。

真正的突破发生在一个阳光慵懒的午后。

他被马林太太抱在怀里,在靠近书房的一间小起居室里呼吸“新鲜空气”。

书房厚重的门虚掩着,传来老国王卡罗尔一世与一个带着浓重口音、说着流利法语的访客的谈话声。

法语,作为欧洲宫廷的通用语言,他前世恰好有所涉猎,此刻成了他窥探外部世界的钥匙。

“……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立场依然强硬,在保加利亚问题上,俄国不会轻易让步……”那个陌生的声音说道。

“俾斯麦首相的平衡策略,还能维持多久?”

这是卡罗尔一世的声音,沉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柏林会议划定的边界,在民族主义的浪潮面前,脆弱得如同纸张。”

柏林会议……保加利亚问题……俾斯麦……这些关键词像投入古井的石子,在他心中激起巨大的涟漪。

他飞速地在脑海中检索着贫瘠的历史知识。

柏林会议,那是1878年!

他身处十九世纪末,那个被称为“维多利亚时代”的尾声!

就在这时,宫廷总管,那位严肃的男爵,拿着一份折叠的、散发着新鲜油墨气息的报纸走了进来。

他没有完全关上书房的门,似乎是为了方便随时听候差遣。

报纸被展开的声音清晰可闻。

“陛下,这是今天刚从伦敦送达的《泰晤士报》。”

“念。”

卡罗尔一世言简意赅。

总管低沉而清晰的声音响起,诵读着报纸上的要闻。

那些词汇,如同冰雹般砸落在小埃德尔的心上:“……维多利亚女王陛下将于下月前往巴尔莫勒尔堡度假…………首相格莱斯顿先生在下议院就《爱尔兰土地法案》进行激烈辩论…………皇家海军‘不屈’号战列舰昨日正式下水,体现了帝国无可争议的海上霸权…………在印度,总督报告边境部落的骚乱己基本平息…………关于刚果自由邦的争议仍在持续,利奥波德二世国王的代理人……”维多利亚女王!

格莱斯顿!

皇家海军!

印度!

刚果!

每一个名字,每一个地名,都像一盏盏聚光灯,骤然照亮了他所处的时代舞台。

这是大英帝国的鼎盛时期,是“日不落帝国”的辉煌年代。

蒸汽机、铁路、电报、无畏舰,还有那遍布全球的殖民地和无可匹敌的工业实力,共同构筑了一个以伦敦为中心的世界秩序。

然而,这辉煌的余光,并未平等地照耀欧洲的每一个角落。

总管继续念着,内容转向了欧洲大陆。

“……维也纳方面对塞尔维亚的野心表示警惕…………奥斯曼帝国的财政状况持续恶化,被称为‘欧洲病夫’……”然后,他听到了关于罗马尼亚的报道。

那语调,与他念及英国时的沉稳自信截然不同,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近乎轻描淡写的审视。

“……至于罗马尼亚联合公国,其内部关于土地改革的争论仍在继续,阻碍了现代化的进程。

卡罗尔一世陛下虽励精图治,然其国家资源有限,工业基础薄弱,且在俄奥两大帝国之间,其独立性时常面临考验……其石油资源虽引人注目,但开采技术与基础设施的落后,限制了其潜力……”联合公国……不是王国?

埃德尔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称谓。

他回想起模糊的历史记忆,罗马尼亚似乎要到1881年才正式升格为王国。

那么现在,时间点应该在1878到1881年之间。

这段报道,像一把冰冷的解剖刀,剥开了佩莱斯王宫华丽的外衣,将残酷的现实赤裸裸地呈现在他面前。

徘徊在文明边缘……弱小王国……资源有限……基础薄弱……独立性面临考验……每一个词,都像一根针,刺在他这个“王储”的心上。

他透过起居室的门缝,能看到书房一角。

老国王卡罗尔一世背对着门口,坐在高背椅上,静静地听着。

埃德尔看不到他的表情,但能看到他放在扶手椅上的手,指节微微泛白,紧紧攥着扶手的边缘。

那一刻,埃德尔不仅确认了自己所处的时空,更深刻地理解了自己所继承的是怎样一份沉重的、甚至可以说是危机西伏的“遗产”。

他不是投生在了钟鸣鼎食、安稳富足的太平王室,而是降落在了一个风雨飘摇的巴尔干小国。

这里的王冠,不是荣耀的装饰,而是责任的枷锁,是走在刀锋上的舞蹈。

客人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宽慰,却也掩不住实质性的无奈:“陛下,至少柏林会议承认了我国的独立,这是一个开端。

我们需要时间和……时间……”卡罗尔一世终于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我们的邻居和那些大国,会给我们足够的时间吗?”

谈话声渐渐低了下去。

埃德尔闭上了眼睛,不再去听。

巨大的信息量在他婴儿的大脑中轰鸣。

维多利亚时代的余光,照亮了伦敦的繁华,巴黎的浪漫,柏林的雄心,却只能在这喀尔巴阡山的深处,投下一道漫长而沉重的阴影。

他,埃德尔,罗马尼亚的王储,就诞生在这片阴影之下。

未来的道路,仿佛一条弥漫着浓雾、遍布陷阱的崎岖山路,而他,甚至连独立行走的能力都尚未具备。

一种比初临贵地时更深刻、更沉郁的紧迫感,如同喀尔巴阡山冬日的寒雾,悄无声息地浸透了他的整个灵魂。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

吉ICP备202300222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