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凉书阁 > > 我在逆光前行(数据李曼)完结小说推荐_免费小说我在逆光前行(数据李曼)
其它小说连载
热门小说推荐,《我在逆光前行》是半月谷的天野漂创作的一部现代,讲述的是数据李曼之间爱恨纠缠的故事。小说精彩部分:著名作家“半月谷的天野漂”精心打造的现代,大女主,逆袭,爽文小说《我在逆光前行》,描写了角色 分别是李曼,数据,张昊,情节精彩纷呈,本站纯净无弹窗,欢迎品读!本书共9050字,1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11-08 08:49:15。该作品目前在本网 sjyso.com上完结。小说详情介绍:我在逆光前行
主角:数据,李曼 更新:2025-11-08 09:43:11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1我能感觉到会议室里所有的目光都像针一样扎在我背上。前一秒,李曼还在台上侃侃而谈,
用我熬了无数个通宵打磨出的“蓝科方案”收获着掌声。下一秒,我就站了起来,声音不大,
却足以让整个房间瞬间安静。“李经理,”我说,喉咙发紧,但每个字都清晰,
“你刚才讲的‘场景化情感渗透’模块,还有背后的全套数据模型,是我独立完成的。
昨晚凌晨三点,我才把最终版发到你的邮箱。”空气凝固了。李曼脸上的职业微笑僵住,
眼底飞快地闪过一丝我没见过的慌乱,但只有一瞬。她还没开口,我身边一个人站了起来。
是张昊。我下意识看向他,心里还残留着一丝可笑的期望,指望他能说点什么,
哪怕只是确认一下事实。可他看着我的眼神,像在看一个陌生人,
带着一种沉痛的、被逼无奈的表情。“青青,”他的声音听起来那么失望,
“我知道你为这个项目付出了很多,压力大。但你不能因为自己的创意没被采用,
就……就这样诬陷曼姐啊。”“曼姐”。这个亲昵的称呼像把冰锥,猝不及防捅进我心口。
我看着他,看着这个昨晚还给我发消息,说“粥在楼下,别太累”的男人,
此刻却站在我的对立面,为了另一个女人,叫我“青青”,叫她“曼姐”。脑子嗡嗡作响,
血液好像瞬间冲到了头顶,又猛地退下去,留下四肢冰凉的麻木。“诬陷?
”我重复着这个词,几乎要笑出来,“张昊,你看着我发的最终版文件,
看着她拿着我的东西在台上……”“沈青!”李曼打断我,声音拔高,带着被冒犯的威严,
“我理解你的心情,但请你适可而止!这个项目的核心思路从一开始就是我定的方向,
你只是负责执行和数据处理!你现在这样,是在质疑整个团队的努力吗?”她几句话,
轻描淡写地把我的指控扭成了无理取闹和个人情绪。台下开始有窃窃私语声,
那些目光里的同情和好奇,渐渐变成了怀疑和审视。“电脑……”我深吸一口气,
强迫自己冷静,指甲深深掐进掌心,“我电脑里有所有的原始数据、过程稿、时间戳记录!
我可以……”“正好说到电脑!”李曼猛地接过话头,不再看我,而是转向坐在主位的王总,
语气沉痛,“王总,各位领导,事到如今,我必须说实话了。我原本想私下处理,
给沈青留点面子,但没想到她会这样反咬一口……我们近期发现项目部分核心数据有异常,
经过初步核查,怀疑……怀疑是沈青为了掩盖她工作上的重大失误,进行了人为篡改!
”她的话像一颗炸弹,在我耳边轰然炸开。篡改数据?我眼睁睁看着张昊走上前,
将一个银色的U盘放在桌上,避开了我的视线,声音低沉:“抱歉,王总,
这件事我也有责任,没有及时发现……这是我们从沈青电脑日志里恢复的部分异常操作记录。
”U盘。他的U盘。里面曾经存过我们一起去海边的照片。现在,它成了指向我的“证据”。
世界好像被按下了慢放键。我看着他们一唱一和,看着李曼那副痛心疾首又正义凛然的模样,
看着张昊侧脸上那紧绷的、不敢与我对视的线条。原来是这样。不是临时起意的抢功,
是早就设计好的圈套。从李曼一次次“指导”我修改方案,到张昊恰到好处的关心和提醒,
再到今天这默契十足的配合……他们不仅要我的成果,还要彻底弄脏我,
让我没有任何翻身的机会。手脚冰凉,那股寒意从指尖一路蔓延到心脏,
把它冻成一坨硬邦邦的石头。愤怒和屈辱像岩浆在胸腔里翻滚,却堵在喉咙口,
一个字也说不出来。IT部的人很快进来,当众抱走了我的电脑。所谓的“核查”快得惊人,
不出半小时,一份初步报告就送到了王总面前。他低头看着,眉头越皱越紧,然后抬起眼,
看向我,眼神里最后一丝温度也消失了。“沈青,”他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你太让我失望了。”人事总监和保安走过来的时候,我整个人都是木的。
一份《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通知》被塞到我手里,冰凉的纸张触感让我哆嗦了一下。
“因你严重违反公司规定,并存在可能损害公司利益的重大过失,
现正式与你解除劳动关系……你的个人物品会稍后整理给你……请你立即离开。”离开。
我被两个穿着制服的人一左一右“请”出了会议室。门在身后关上,隔绝了里面的一切。
走廊上空无一人,只有我自己的脚步声,空洞地回响。不知道是怎么走回工位的。
周围的同事纷纷低下头,假装忙碌,没人敢看我。我默默地,
把桌上那盆养了很久、有点蔫了的绿萝,一个用了多年的杯子,还有抽屉里几件零碎东西,
胡乱塞进一个纸箱里。抱着箱子走出公司大门,午后的阳光猛地刺过来,晃得我睁不开眼。
手机在口袋里疯狂震动,不用看也知道,
那个所谓的“公司群”、“朋友群”大概已经炸开了锅。
“窃取数据”、“因爱生恨”、“被当场开除”……这些词大概正像病毒一样扩散。
我站在街边,看着车来车往,怀里纸箱的分量轻得可怜,却压得我几乎直不起腰。
脸上好像还残留着刚才在会议室里,被无数道目光灼烧的错觉。心口那个地方,空荡荡的,
灌满了带着冰碴子的风。没有哭。一滴眼泪都没有。只是觉得累,一种从骨头缝里渗出来的,
彻底的疲惫。我抱着箱子,漫无目的地往前走,穿过几条熟悉的街道。在一个十字路口,
红灯亮着,像一只巨大的、冷漠的眼睛。我停下脚步,低头看着纸箱里那盆绿萝,
叶子边缘已经有些发黄。绿灯亮了。身边的人流像潮水一样涌过。我却转过身,
朝着路边那个墨绿色的、巨大的垃圾桶走去。箱子的重量离开手臂的瞬间,
发出“哐”一声沉闷的轻响。然后,我转身,汇入人群,没有回头。
2那盆绿萝被我扔进垃圾桶后,我在街角站了很久。不是犹豫,是不知道该去哪儿。
回那个我和张昊租的房子?想到可能还要面对他,或者更糟,面对他和李曼一起出现在那里,
我就觉得胃里一阵翻搅。手机还在震,跟催命符似的。我掏出来,屏幕上是老妈的名字。
指关节僵硬了一下,最终还是没接。我能说什么?说您女儿被人坑了,工作没了,
男朋友也跟人跑了?光是想想那个画面,就够我喘不上气。得先找个地方住。
我在手机上划拉着那些租房软件,价格低得离谱的,不是地下室就是隔断间。
最后定了个青年旅社的床位,一天五十。拖着那条好像灌了铅的腿走过去,办理入住的时候,
前台小姑娘多看了我两眼。大概是我这身还没换下来的职业装,跟这地方有点格格不入。
八人间,空气里有股潮湿和泡面混合的味道。我爬到指定的上铺,床单不算特别干净,
但也顾不上那么多了。躺下去,天花板很低,压抑得让人心慌。闭上眼睛,
会议室里那些画面,李曼的义正辞严,张昊躲闪的眼神,就跟放电影似的,
一遍遍在脑子里过。不行,不能这么躺着。我猛地坐起来,打开手机银行。
余额数字看得我心里发沉。这点钱,撑不了几天。工作,必须立刻找到工作,什么工作都行。
接下来的几天,我像幽魂一样穿梭在各种小型招聘会和人才市场。印的那十份简历,
很快就发完了。面试了几家,有招行政的,有招客服的,还有招电话销售的。
面试官翻着我的简历,看到我之前公司的名字,眼神都会亮一下,
等看到我含糊其辞的解释——“因项目问题离职”,那亮光就熄了,
换成一种混合着怀疑和“我懂了”的表情。“沈小姐,你的能力我们认可,
但是……你的职业操守,我们需要考虑一下。”“沈小姐,我们公司氛围很单纯,
可能不太适合经历太复杂的人。”“沈小姐……”每次听到这种话,
都像有细小的针扎在皮肤上,不致命,但密密麻麻的疼,还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屈辱。
我知道李曼和张昊肯定在公司里“科普”过我的“事迹”了,这个圈子就这么大,
风言风语传得比什么都快。第四天下午,我站在一栋旧写字楼前。“启创科技”,
牌子小小的。招聘行政助理,工资不高,事情杂。这是我今天最后一个面试机会,
也是看起来最不挑的一个。面试我的是个戴黑框眼镜的年轻男人,姓周,
是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他看起来挺累,眼底有血丝,但看人的眼神很直接。
他没怎么细看我简历上那行欲盖弥彰的离职原因,
反而指着上面一句“熟练使用数据分析工具”问了几个问题。“我们小公司,
行政可能也要兼着做些杂七杂八的数据整理,工资给不了太高,能接受吗?”他推了推眼镜,
看着我。我几乎没犹豫。“我能做好。”声音有点干涩,但语气是定的。我没别的选择了。
周总点了点头,“明天来上班吧。”走出启创科技,天已经擦黑。我没觉得多高兴,
胸口那块大石头好像稍微挪开了一点点,让我能喘口气,但压感还在。至少,暂时不会饿死,
不会流落街头。启创的办公室比我想象的还要小,挤巴巴的,电脑是老款的,嗡嗡响。
我的工作确实杂,订文具、收快递、贴报销发票、管理库存清单,
偶尔还要帮技术部的同事整理点测试数据。没人知道我的过去。偶尔有同事闲聊问起,
我只含糊说“上一家公司项目黄了”。他们“哦”一声,也就没了兴趣。在这里,
我就是个沉默寡言、但做事利索的行政沈青。白天,我把所有琐事处理得井井有条,
甚至把那个乱糟糟的办公用品申购流程用一张表格理清楚了,每月能省下几百块。
周总看到表格的时候,有点惊讶地看了我一眼,没说什么。晚上,
回到青年旅社那嘈杂的环境,我就戴上耳机,打开笔记本电脑。泡面碗堆在床头。
我在网上找各种免费的课程,数据分析的,项目管理的,甚至还有心理学和行为学的。
我知道自己缺的不是那点聪明,是更扎实的东西,是下次被人泼脏水时,
能拿出来砸回去的真东西。我注册了个新微博,没头像,没资料,像个幽灵。
关注列表里只有原公司、李曼、张昊,还有几个行业里相关的公司和人。李曼果然升了总监,
朋友圈和微博晒的都是高端场合,偶尔有和张昊的合影,配文总是意有所指,
“和对的人一起努力”、“彼此成就”。张昊也人模狗样地当上了销售总监,
在一次行业分享会上,他穿着昂贵的西装,侃侃而谈,底下的人一脸崇拜。每次刷到这些,
心口还是会闷一下,像旧伤疤被阴雨天勾起的那种酸胀。但我很快会划过去,
然后点开一个课程视频,或者一份行业报告。恨意不能当饭吃,但本事可以。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像钝刀子割肉,不痛快,但也没死。转机来得有点偶然。
那天周总让我整理公司过去三年的旧合同和项目资料,说要申请一个什么政府补贴。
我一份份核对,录入数据,做到眼睛发花。直到看到一份和“星辉科技”的合同,
付款条件苛刻得有点离谱,附加条款也多得奇怪。星辉科技,我记得,
跟“蓝科”项目有过竞争。心里某个地方动了一下。我也没声张,就趁着午休或者下班后,
在网上一点点搜关于星辉科技的消息,还有当时签合同时,他们那边负责人的情况。
信息很碎,东一点西一点,我也没指望能拼出什么,就是一种直觉,
让我把这些零碎都记了下来。又过了几天,公司去参加一个小的行业展会,摊位在角落里。
我被安排去帮忙看摊。中午去买盒饭的时候,居然碰到了原公司的保洁王阿姨。
她以前负责我们那片区的卫生,我有时候会顺手帮她把比较重的垃圾袋拎出去。“小沈?
哎呀好久没看到你了!”王阿姨挺热情。 我笑了笑,递给她一瓶刚买的水,“王阿姨,
我换工作了。” “换了好,换了好,”她压低了点声音,“你走了也好,那个李总,
现在可难伺候了,规矩多得很。”我顺着她的话,像闲聊似的问:“是嘛?
她现在都是总监了,要求肯定更高了。” “可不是!”王阿姨像是找到了倾诉对象,
“别的也就算了,她现在还有个怪毛病,那些要碎掉的文件,非得先用手机拍一下,
才让我们拿去碎。神神秘秘的,也不知道搞什么……”碎纸前,先用手机拍照?
我捏着矿泉水瓶的手,几不可查地紧了一下。脸上还是笑着,又跟王阿姨扯了几句别的,
就拿着盒饭回去了。这个习惯……有点意思。李曼在防什么?或者说,她想握住什么?
我没动声色,只是把这个细节,和之前关于“星辉科技”的那些零碎信息,
一起塞进了心里的某个角落。真正让我在启创稍微站稳脚跟的,
是后面那个社区数字化改造项目的竞标。对手名单里,赫然有我原来的公司,李曼的团队。
周总拿到名单就有点泄气,觉得没戏了。“沈青,你之前在大公司待过,对他们那套熟,
这个对手分析,你随便弄弄就行,别有压力。”他把资料递给我,没抱什么希望。
我接了过来。我没写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就凭着我对李曼团队做事风格的了解,
对他们习惯性弱点的把握,还有对这个招标方真实需求的判断,写了份东西。
没刻意贬低对手,也没夸大自己,就是冷冰冰地指出了李曼他们可能会玩什么花架子,
而我们该怎么用最实在、最接地气的方式打回去。报告交上去,周总看了很久,
久到我以为他睡着了。然后他抬起头,镜片后面的眼睛亮得有点吓人。“就按这个来!
”他拍了下桌子,声音挺大,把旁边打瞌睡的同事都惊醒了。后来,我们居然真的中标了。
网友评论
资讯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