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沙凉书阁!手机版

沙凉书阁 > > 林慧茹王翠花《八零旺家小媳妇:陆哥,一起暴富》完整版在线阅读_林慧茹王翠花完整版在线阅读

林慧茹王翠花《八零旺家小媳妇:陆哥,一起暴富》完整版在线阅读_林慧茹王翠花完整版在线阅读

田孟 著

言情小说完结

小说叫做《八零旺家小媳妇:陆哥,一起暴富》,是作者田孟的小说,主角为林慧茹王翠花。本书精彩片段:1982年冬,林慧茹重生在粮荒夜,看着抢粮的极品婶子,她拎扁担硬刚——前世家破人亡的亏,这辈子绝不吃! 遇退伍军人陆振国,他护她不受地痞欺,她帮他救妹脱贫。从摆摊卖杂粮饼到开百万食品厂,从被人看不起到成省级劳模;他从运输队司机到物流大亨,始终把她宠成宝。 极品亲戚靠边站,前世渣男蹲大牢,两人双向奔赴,在八零年代的浪潮里,搞事业、护家人、爱到底,活出最滚烫的人生!

主角:林慧茹,王翠花   更新:2025-11-02 16:39:15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清晨的天光还没透进窗纸,土坯房里就飘着一股淡淡的米香——说是米香,其实更像是开水煮着几粒碎米的清苦气。

林慧茹是被灶房里“咕嘟咕嘟”的声响吵醒的,她揉了揉眼睛,坐起身时,炕沿的凉意瞬间钻进了单薄的秋裤,让她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醒啦?

再躺会儿呗,粥还得煮会儿。”

灶房传来母亲赵秀兰的声音,带着几分疲惫,却又刻意放得轻柔,怕吵着家人。

林慧茹披上皮袄下了炕,走到灶房门口时,正好看见赵秀兰正弯腰往锅里搅着什么。

那口黑黢黢的铁锅比她的年纪都大,锅底结着一层厚厚的垢,锅里的粥稀得能照见人影,筷子往里面一插,几乎不用扶就能立住。

赵秀兰手里攥着一个布袋子,小心翼翼地往锅里撒了半勺玉米面,动作轻得像怕惊着锅里的水。

“妈,我来烧火吧。”

林慧茹走过去,接过母亲手里的烧火棍,往灶膛里添了几根干柴。

火光舔着锅底,映得赵秀兰的脸发黄,眼角的皱纹里还沾着点灶灰,鬓角的白发比她记忆里多了不少——前世这个时候,母亲还没这么显老,是后来被粮荒、病痛和王翠花的刁难熬得一夜白头。

“你这孩子,昨天跟你婶子闹了一场,咋不多睡会儿?”

赵秀兰坐在灶门口的小板凳上,伸手帮林慧茹理了理歪掉的袄领,指尖粗糙得像砂纸,那是常年洗衣、做饭、下地磨出来的,“昨天你那股劲,可把妈吓坏了,要是你婶子真跟你闹起来,咱家……妈,闹不起来。”

林慧茹往灶膛里又塞了根柴,火苗“噼啪”响了两声,“她心里虚,知道自己理亏,真闹到公社去,丢人的是她。

再说了,咱们不惹事,但也不能怕事,要是这次让了她,下次她还得来抢。”

赵秀兰叹了口气,没再说话,只是眼神飘向堂屋角落的粮缸,那里面昨天还剩小半缸玉米面,经王翠花这么一闹,看着就更显少了。

她抬手抹了抹眼角,小声说:“就是怕你爸担心,他这身子骨,经不起气。”

正说着,里屋传来林老实的咳嗽声,一声接着一声,像是要把肺都咳出来。

林慧茹赶紧站起身,往里屋走,刚推开门就看见林老实正挣扎着要坐起来,脸色苍白得像张纸,嘴唇干得裂了几道口子。

“爸,您别起来,躺着就行。”

林慧茹快步走过去,把枕头往父亲背后垫了垫,又端起床头的搪瓷缸,里面是昨晚晾的温水,“您喝点水,缓缓气。”

林老实喝了口水,咳嗽才稍微止住些。

他看着林慧茹,眼神里带着欣慰,又有几分担忧:“昨天的事,爸都听见了,你做得对,咱们庄稼人虽然穷,但脊梁骨不能弯。

只是……你婶子那人记仇,往后你出门可得小心点。”

“我知道,爸。”

林慧茹握着父亲的手,那双手曾经是家里的顶梁柱,能扛着百斤的粮食走二里地,现在却瘦得只剩皮包骨,指节上还沾着没洗干净的泥土——昨天王翠花来闹的时候,父亲急得要下床拦着,不小心蹭到了地上的泥。

“对了,爸,您的药还有吗?”

林慧茹突然想起什么,目光落在床头的小纸包上。

那是镇上卫生院开的止咳药,用糙纸包着,里面是棕色的粉末,一天要冲两次,一次一小勺。

昨天她好像看见纸包己经瘪了。

林老实眼神闪了闪,含糊地说:“还有呢,够吃几天的,你别操心这个。”

林慧茹没信,伸手拿起纸包打开一看,里面只剩下薄薄一层粉末,最多够冲一次。

她心里一紧,抬头看着父亲:“爸,您怎么不说实话?

这药都快没了,不喝怎么行?”

“说了也没用。”

林老实叹了口气,声音低了下去,“那药五毛钱一包,咱家现在哪有闲钱买药?

能撑一天是一天,等开春暖和了,说不定就好了。”

“不行!”

林慧茹急了,“这咳嗽拖不得,万一拖成肺炎怎么办?

钱的事我来想办法,您别管了。”

前世父亲就是这样,总觉得小病能扛过去,结果咳了一个冬天,开春就咳得更厉害,最后没钱治,拖成了肺痨,不到五十就走了。

这一世,她绝不能让悲剧重演。

正说着,西厢房传来弟弟林晓阳的声音:“姐,我起来了!”

林晓阳今年十三岁,上初中一年级,个子比同龄孩子矮半头,身上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袖口都磨破了边,还接了一块补丁。

他手里攥着一个皱巴巴的作业本,走到堂屋时,看见林慧茹,眼睛亮了亮:“姐,昨天你真厉害,把王翠花骂跑了!”

林慧茹笑了笑,摸了摸弟弟的头:“以后她再敢来,姐还骂她。

对了,你作业写完了吗?”

“写完了!”

林晓阳赶紧把作业本递过来,上面的字写得工工整整,就是纸太薄了,背面的字迹都透了过来——这是用人家用过的作业本,裁开反过来订的。

林慧茹看着心里发酸,前世弟弟就是因为交不起三块钱的学费,初中没念完就跟着邻村的人去工地搬砖,结果被掉落的木板砸伤了腰,一辈子都首不起身子,连媳妇都没娶上。

“晓阳,下学期的学费凑够了吗?”

林慧茹状似不经意地问。

林晓阳的眼神瞬间暗了下去,捏着作业本的手紧了紧,小声说:“姐,我……我不想上学了。”

“你说啥?”

林慧茹的声音一下子提高了,“为啥不想上学?

你不是说想考县里的高中吗?”

“可是学费要三块钱,还有书本费两块,咱家现在这么难……”林晓阳低下头,声音带着委屈,“昨天我听见妈跟爸说,家里的玉米面只够吃半个月了,我不想再给家里添负担。”

“胡说!”

林慧茹打断他,眼眶有点发热,“学费的事不用你操心,姐肯定能凑够。

你要是敢不上学,姐饶不了你!”

林晓阳抬起头,看着姐姐坚定的眼神,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姐,可是咱家没钱……有钱,姐能弄到钱。”

林慧茹擦了擦弟弟的眼泪,心里的决心更坚定了。

她不能让弟弟像前世一样,因为没钱就放弃学业,一辈子困在穷山沟里。

这时,赵秀兰端着粥走了出来,听见姐弟俩的对话,眼圈也红了:“慧茹,你别逼晓阳了,这钱……咱们实在凑不出来。”

“妈,我有办法。”

林慧茹深吸一口气,看向全家人,“昨天我在后山砍柴的时候,看见山坳里有不少野蘑菇,还有一些草药,像是柴胡和黄芪。

咱们把这些采了,拿到镇上的供销社或者药店去卖,应该能换点钱,够爸买药和晓阳交学费的。”

其实她不是昨天看见的,是前世记得,1982年的冬天特别冷,后山的雪下得晚,山坳里背风的地方长着不少过冬的野蘑菇,还有一些耐寒的草药。

当时村里有个老人靠采这些山货,换了十多块钱,给家里买了过年的粮食。

“后山?

不行!”

赵秀兰立刻反对,“那后山多危险啊,冬天有野兽,还有不少陡坡,万一摔着怎么办?”

“妈,我会小心的。”

林慧茹赶紧解释,“我知道山坳里那片地方,特别平坦,而且离村子近,不会有野兽的。

再说了,我白天去,太阳落山前肯定回来,还能找个伴一起去。”

她故意说找个伴,其实是想着,下一章去后山的时候,说不定能遇到陆振国——前世她记得,陆振国那时候经常去后山砍柴,帮着家里补贴家用。

要是能和他一起,既能互相有个照应,也能多接触接触,毕竟前世陆振国是个靠谱的人,这一世能和他打好关系,说不定能多个助力。

林老实看着女儿,沉默了一会儿,缓缓说:“慧茹,你要是真想去,就多带点干粮,把你爸那把镰刀带上,防身用。

路上慢点,别着急。”

“爸!”

赵秀兰急了,“您怎么也同意啊?”

“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主意了。”

林老实咳嗽了两声,眼神里带着信任,“慧茹昨天能拦着王翠花,就说明她长大了,能扛事了。

咱们家现在这个情况,也只能靠她试试了。”

赵秀兰还想说什么,林慧茹拉了拉她的手:“妈,您放心,我肯定没事。

等我换了钱,就给爸买新药,给晓阳交学费,咱们还能买两斤白面,包顿饺子过年。”

这话让赵秀兰的眼泪又掉了下来,她点了点头,转身去灶房拿了个布袋子:“那你把这个袋子带上,装蘑菇用。

再把这件棉袄穿上,是你爸去年新做的,还没怎么穿,后山风大,别冻着。”

林慧茹接过棉袄,厚厚的棉花裹在身上,暖得她心里发颤。

这是父亲唯一一件新棉袄,平时舍不得穿,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拿出来。

现在父亲愿意让她穿,是把家里的希望都寄托在她身上了。

下午的时候,林慧茹帮着母亲缝补晓阳的破棉袄。

赵秀兰的手不太灵活,穿针引线的时候总扎到手,林慧茹就接过针线,熟练地缝了起来。

她前世跟着母亲学过针线活,后来在周家当牛做马,缝缝补补的活更是做惯了,现在拿起针线,比母亲还熟练。

“慧茹,你啥时候针线活这么好了?”

赵秀兰看着女儿飞针走线的样子,有点惊讶。

林慧茹心里一动,赶紧说:“妈,您忘了?

去年您教我的时候,我就偷偷练了,就是没敢跟您说。”

赵秀兰笑了,摸了摸她的头发:“还是我闺女聪明。”

晓阳在一旁写作业,遇到不会的字就问林慧茹,林慧茹耐心地教他,还给他讲了几个课本上没有的故事。

林老实靠在床头,看着孩子们的样子,咳嗽都轻了不少,偶尔还会插几句话,屋里的气氛不再像以前那样压抑,多了几分暖意。

傍晚的时候,林慧茹去院子里劈柴。

她拿起父亲平时用的那把镰刀,试了试重量,虽然有点沉,但她还是能拿得动。

她劈了一会儿柴,额头上就冒了汗,脱掉棉袄搭在肩上,继续劈。

前世她在周家的时候,不仅要做饭洗衣,还要劈柴挑水,这点活对她来说不算什么。

“姐,我帮你!”

晓阳跑过来,想帮她扶着柴禾。

“不用,你去写作业吧。”

林慧茹笑着说,“等姐换了钱,给你买个新书包。”

晓阳眼睛一亮,用力点头:“好!”

晚饭还是稀粥,不过赵秀兰特意给林慧茹多盛了半勺玉米面,还把自己碗里的红薯夹给了她:“明天要去后山,多吃点,有力气。”

林慧茹没推辞,她知道明天需要体力,只有吃饱了,才能多采点蘑菇和草药。

她一边吃,一边跟家人说:“妈,明天早上我早点走,中午不回来吃饭,您不用惦记我。

要是我天黑前没回来,您就让晓阳去村口看看。”

“知道了,你自己小心点。”

赵秀兰叮嘱道。

晚上躺在床上,林慧茹看着窗外的月光,心里既紧张又期待。

她知道,明天去后山只是第一步,后面还有很多困难等着她,但她不怕。

前世的苦难己经让她尝够了穷的滋味,这一世,她一定要靠自己的双手,让家人吃饱穿暖,让父亲的病好起来,让弟弟能安心上学,再也不让他们受前世的苦。

她摸了摸枕头边的布袋子,里面装着镰刀和母亲准备的干粮——两个硬邦邦的玉米面窝头。

她把布袋子抱在怀里,闭上眼睛,在心里默念:爸,妈,晓阳,等着我,我一定会改变咱们家的命运!

窗外的北风还在呼啸,但林慧茹的心里却像燃着一团火,那是重生的希望,是改变命运的决心。

她知道,从明天开始,她的人生,她家人的人生,都将不一样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

吉ICP备202300222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