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一种破罐破摔的心态,小雨真的开始“试试”。
第一周,她只是机械地执行:每天早上对着浴室镜子勉强笑三次——第一次像抽搐,第二次像苦笑,第三次才勉强像个笑容。
在笔记本上写下一件感恩的事,起初只是“今天呼吸没那么痛”、“吃了半碗粥没吐”这类最基本的生存记录。
散步时强迫自己寻找一片好看的叶子,然后夹在书页里。
第二周,变化悄然发生:她注意到社区公园的栀子花开了,浓郁却不腻人的香气能持续整个清晨。
楼下面馆的老板总会多给她几片青菜——她一首以为是偶然,现在发现他对每个熟客都这样,还会记得哪个常客不爱吃香菜。
她开始留意到这座城市细小的美好:地铁口总在一起卖唱的年轻情侣,他们相视而笑时眼里的光;黄昏时分准时出现在小区花园里的橘猫,慵懒地享受着每个人的抚摸。
第三周,她主动做出了改变:清理了积压三个月的外卖盒和脏衣服,让公寓重新变得整洁。
给自己买了一小盆多肉,放在窗台上,每天细心照料。
翻出落满灰尘的画具,试着画下窗外的一角天空。
一个月后,复查的日子到了。
医生看着新出的CT片子,难以置信地推了推眼镜:“肿瘤...缩小了。
这不可能。”
医学上确实没有先例。
但小雨看着窗外明媚的阳光,第一次发现医院走廊尽头的窗户能看到远处的山峦轮廓。
她继续实践着“心态好”的生活:报名了社区免费的绘画课,老师是个怀才不遇的中年画家,却对每个学生都充满热情。
开始固定喂小区的流浪猫,认识了同样爱猫的退休教师王阿姨。
尝试了一首想学的陶艺,在陶艺馆认识了打工攒学费的大学生小薇。
她的世界从单调的黑白变成了绚丽的彩色。
第三次复查,肿瘤奇迹般地消失了。
“无法解释,只能说是个奇迹。”
医生摇着头,脸上却是欣慰的笑容。
小雨几乎是飞奔着去老周家,想要告诉他这个好消息。
敲门许久,隔壁邻居探出头:“找老周?
他上个月住院了,在市一院肿瘤科。”
她的心猛地一沉。
在医院病房,老周比想象中精神,虽然瘦了许多,但眼睛依然明亮。
“我骗了你。”
他笑着说,“我不是最近才知道自己生病。
肺癌,五年了,晚期。”
小雨怔住,手中的水果袋差点掉落。
“心态好,一切都好——这话不是我儿子说的,是我在确诊后告诉自己的一句话。”
老周看着窗外,“这五年,我看着儿子结婚,抱了孙子,送他最后一程。
每一天都是赚的。”
“可是我的肿瘤......医学我不懂。”
老周打断她,“但我知道,当你真正开始活着,死亡也会却步。”
小雨握住老人枯瘦的手,明白了那天在天台,老周正是去医院做化疗的路上。
而他选择先救一个陌生人。
接下来的日子,小雨每天都来医院陪伴老周。
听他讲儿子的童年趣事,讲他如何从悲痛中一步步走出,讲他如何在这五年里帮助了七个想要轻生的人。
“您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您的病情?”
老周温和地笑了:“如果当时就告诉你,你可能会把我的话当成垂死之人的安慰,而不是真正去实践。”
三个月后,小雨站在老周的墓前。
没有过度悲伤,她放下一只精心折叠的纸飞机,飞机上用清秀的字迹写着:“谢谢您,我会继续传递。”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