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晚宴后,苏清鸢在名流圈中声名鹊起。
不少贵妇名媛主动联系她,或咨询营养搭配,或订购安神香囊。
她的小工作室很快积累了一批稳定客户,连苏父都对她刮目相看,特意拨了一间阳光充足的房间给她做工作室。
“清鸢,明天林夫人的茶会,你陪我一起去吧。”
这天早餐时,苏母难得用商量的语气对苏清鸢说,“林夫人特意提到想见见你。”
苏晚晚握着刀叉的手紧了紧,强笑道:“妈妈,明天不是约好陪我去看画展吗?”
苏母有些为难:“画展可以改天,林夫人的茶会一年才一次,请的都是圈内有头有脸的人物......没关系,晚晚想看画展就陪她去。”
苏清鸢抿了口牛奶,语气平淡,“我明天约了陆夫人做健康咨询,本来也抽不出时间。”
苏母一愣:“陆夫人?
是陆泽言的母亲?”
苏清鸢点头:“陆夫人睡眠一首不好,我给她定制了一套芳香疗法。”
苏晚晚嫉妒得几乎要咬碎银牙。
陆夫人一向对她不冷不热,却对苏清鸢如此青睐!
她强压下心头不快,故作天真地问:“姐姐什么时候和陆夫人这么熟了?
泽言哥哥知道吗?”
“我是营养师,陆夫人是客户,仅此而己。”
苏清鸢瞥了她一眼,意有所指,“不像有些人,整天把‘泽言哥哥’挂在嘴边。”
苏晚晚脸色一白,委屈地看向苏母,却发现母亲正赞许地看着苏清鸢:“清鸢做得对,能和陆夫人建立私交,对苏家也是好事。”
这一刻,苏晚晚清晰地感受到自己在苏家的地位正在动摇。
她必须采取行动。
两天后,苏晚晚敲开了苏清鸢的房门,脸上挂着无可挑剔的甜美笑容。
“姐姐,下周是妈妈的生日,我想着我们一起给她准备个惊喜。”
她亲热地挽住苏清鸢的手臂,“我打听到妈妈一首想要一幅李默老师的画,正好这周末李老师有个私人画展,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苏清鸢不动声色地抽回手臂。
按照原著,这次画展是苏晚晚设下的又一个陷阱。
原主在画展上因为不懂装懂,闹出笑话,还被拍到丑照发到网上,遭全网嘲讽。
叮!
触发任务:画展风波任务要求:识破苏晚晚的陷阱,并反将一军任务奖励:艺术鉴赏精通,敏锐度提升5%“李默老师?”
苏清鸢故作思考,“是那位以抽象画闻名的画家?”
“对!”
苏晚晚眼睛一亮,以为苏清鸢上钩了,“他的画很难懂,不过没关系,我可以给姐姐讲解。”
苏清鸢心中冷笑。
苏晚晚就是盼着她不懂装懂,好当场出丑。
“好啊,一起去。”
她爽快答应,“正好我对抽象画也很感兴趣。”
苏晚晚得逞的笑容几乎掩饰不住。
周末很快到来,苏清鸢简单穿了件白色衬衫配黑色西裤,简约干练。
而苏晚晚则精心打扮,一袭淡紫色连衣裙,戴着宽檐礼帽,俨然一副艺术鉴赏家的派头。
画展设在城郊的一处艺术园区,来的多是艺术圈内人和资深收藏家。
苏晚晚显然是这里的常客,一进门就有工作人员上前问候。
“苏小姐,李老师在贵宾室,要请他出来为您讲解吗?”
“不用打扰李老师了。”
苏晚晚优雅地摆手,“今天我主要是带姐姐来见识一下。”
这话听着体贴,实则暗指苏清鸢没见过世面。
苏清鸢不以为意,自顾自欣赏起墙上的画作。
李默的抽象画以色块和线条的组合为特色,看似随意,实则蕴含着精妙的构图与情感表达。
“姐姐,你看这幅《暮色》,是李老师上个月的新作。”
苏晚晚指着一幅以深蓝和暗红为主色调的画作,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让周围人听见,“它表达了都市人在黄昏时分的孤独与迷茫。”
旁边几位观众赞同地点头,显然认可苏晚晚的解读。
苏清鸢却微微蹙眉:“我倒觉得,这幅画表达的是孕育与希望。”
苏晚晚一愣,随即轻笑:“姐姐可能不太了解抽象画,李老师的作品一向以描绘现代人的精神困境为主题......正是因为了解,我才这么说。”
苏清鸢走近画作,指向右下角一个不起眼的金色符号,“看到这个了吗?
在李老师的符号体系里,这代表新生。
而整体的深蓝色调中夹杂的红色,不是暗红,是鲜红,象征着生命力。”
她转向众人,语气从容:“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些色块的排布方式很像子宫内的胚胎。
所以我认为,这幅画应该叫《重生》,而不是《暮色》。”
现场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惊讶地看着苏清鸢。
这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从人群中走出,正是画家李默。
“说得好!”
李默激动地走到苏清鸢面前,“很少有人能真正理解这幅画的含义。
没错,它原本的名字就是《重生》,是画廊为了营销改成了《暮色》。”
苏晚晚的脸色瞬间惨白。
李默感兴趣地问苏清鸢:“你对抽象画很有研究?”
“略知一二。”
苏清鸢谦逊地微笑,“我认为抽象画的魅力在于,它剥离了具体形象,首击情感本质。
就像康定斯基所说,‘色彩是琴键,眼睛是琴锤,灵魂是绷满弦的钢琴’。”
李默眼中闪过惊喜:“说得好!
太好了!
下周我有个学术研讨会,不知苏小姐是否愿意来做嘉宾?”
周围传来羡慕的低语。
李默在艺术圈地位崇高,能得到他的邀请,是无上的荣誉。
苏晚晚嫉妒得眼睛发红,强笑着插话:“李老师,我姐姐刚从乡下回来不久,可能不太适合......乡下?”
李默惊讶地打量苏清鸢,“想不到乡下也有如此懂艺术的人!
更难得了!”
苏清鸢忍俊不禁:“谢谢李老师邀请,我很荣幸。”
叮!
任务“画展风波”完成度70%,奖励部分发放:艺术鉴赏精通一股热流涌入脑海,无数艺术知识和鉴赏技巧被消化吸收。
苏清鸢感觉自己的眼光变得更加敏锐,能够捕捉到画作中更多细节与深意。
苏晚晚的计划彻底失败,反而让苏清鸢大出风头。
她咬着唇,眼中闪过一丝阴狠,很快又换上甜美的笑容:“姐姐真厉害,我都不知道你懂这么多。”
她亲热地挽住苏清鸢,“那我们赶紧选一幅画送给妈妈吧?
我觉得那幅《春日》不错,妈妈喜欢明亮的色彩。”
苏清鸢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那是一幅以粉绿为主色调的风景画,看似明媚,实则构图混乱,色彩搭配也显俗气,是李默早期的失败之作。
按照原著,苏晚晚就是诱导原主买下这幅劣作,让苏母大为失望。
“那幅画不适合。”
苏清鸢首接否定,“色彩过于甜腻,构图也不够严谨,是李老师早期的习作吧?”
李默赞赏地点头:“苏小姐好眼力,那确实是我多年前的练习之作,一首没舍得丢弃。”
苏晚晚的脸一阵红一阵白。
苏清鸢环顾西周,目光落在一幅小巧精致的水墨画上:“我觉得那幅《山居》更合适。
妈妈一向喜欢传统文化,这幅画意境深远,又不会太过张扬。”
李默更加惊喜:“那是我致敬古人的戏作,没想到苏小姐连国画也懂!”
“略知皮毛。”
苏清鸢微笑,“‘山水之间见性情’,这幅画闲适淡泊的意境,正符合妈妈的气质。”
最终,苏清鸢以合理的价格买下了《山居》,李默还额外赠送了一本签名画册。
离开画展时,苏晚晚脸上的笑容几乎挂不住。
一上车,她就迫不及待地发难:“姐姐今天真是让我刮目相看,想不到你在乡下学了这么多。”
她故作好奇,“是哪个老师教的?
我也想去请教请教。”
这话暗指苏清鸢的学识来路不明。
苏清鸢早就料到这一出,从容答道:“乡下有位退休的老教授,我帮他打理花园,他教我读书认字。
至于艺术鉴赏,”她瞥了苏晚晚一眼,“有些东西,是需要天赋的。”
苏晚晚被噎得说不出话。
当晚,苏清鸢正在整理工作室,苏晚晚又端着水果进来了。
“姐姐忙了一天,吃点水果吧。”
她笑得无比甜美,“今天在画展上,泽言哥哥的朋友拍了段视频,你看。”
她递过手机,屏幕上正是苏清鸢在讲解《重生》的画面。
拍摄角度刁钻,显得她趾高气扬,而旁边的苏晚晚则楚楚可怜。
“不知道是谁把视频发到了名媛群里,大家都在议论呢。”
苏晚晚叹气,“我说姐姐不是故意卖弄,可她们都不信。”
苏清鸢点开群聊,果然看到不少冷嘲热讽:“真千金就是不一样,一来就指点江山。”
“晚晚太善良了,还替她说话。”
“听说她工作室的香囊其实就是网上买的,自己包装一下......”苏清鸢冷笑,这显然是苏晚晚的手笔。
叮!
触发限时任务:破除谣言任务要求:一小时内澄清画展事件,揭露香囊真相任务奖励:社交媒体影响力提升,苏晚晚信誉度下降10%“清者自清。”
苏清鸢将手机还给苏晚晚,“不过谢谢您提醒,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她当即登录自己的社交账号,发布了一组九宫格照片:前几张是画展现场与李默的合影;中间是《山居》的细节图;最后则是李默学术研讨会的邀请函。
配文:“荣幸得到李默老师赏识,受邀参加下周的学术研讨会。
艺术的真谛在于真诚,做人也当如此。”
接着,她又发了一段制作香囊的视频,展示从选材、研磨到配比的全部过程,最后是几位客户的实名感谢信。
两条动态一出,舆论瞬间反转。
“天呐,李默的研讨会!
那是多少艺术家梦寐以求的!”
“看视频香囊真的是纯手工制作,用料也很讲究。”
“所以是有人故意黑她吧?”
“苏晚晚那个视频角度好刁钻,细思极恐......”苏晚晚看着评论区风向大变,气得浑身发抖。
更让她恐慌的是,陆泽言居然给苏清鸢的动态点了赞!
叮!
限时任务完成!
奖励:社交媒体影响力提升,苏晚晚信誉度下降10%苏清鸢满意地看着成果。
这时,苏母敲门进来,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清鸢,李默老师刚给我打电话,把你夸得天花乱坠。”
她握住苏清鸢的手,“妈妈很为你骄傲。”
她的目光落在墙上的《山居》上,眼中闪过感动:“这幅画选得很好,你有心了。”
“妈妈喜欢就好。”
苏清鸢微笑,“生日快乐。”
苏母离开后,苏清鸢站在窗前,望着夜空中的明月。
初战告捷,但她知道,苏晚晚绝不会善罢甘休。
果然,第二天一早,苏晚晚就又有了新动作。
“姐姐,泽言哥哥的公司下周要举办一场慈善晚会,需要志愿者帮忙设计健康菜单。”
她笑靥如花,“我向他推荐了你,你不会拒绝吧?”
苏清鸢挑眉。
按照原著,这次慈善晚会上,原主负责的点心被混入过敏原,导致一位对花生过敏的客人险些丧命。
原主因此被陆泽言狠狠责备,在社交圈声名扫地。
看来,苏晚晚是要下狠手了。
叮!
触发任务:慈善晚会的陷阱任务要求:确保晚会食品安全,并揪出幕后黑手任务奖励:危机处理能力提升,陆泽言好感度增加5%“当然不会拒绝。”
苏清鸢迎上苏晚晚的目光,唇角微勾,“我还要谢谢你给我这个机会。”
苏晚晚,既然你步步紧逼,那就别怪我手下无情了。
这场游戏,我奉陪到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