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凉书阁 > > 生于失望温暖一种最新更新小说_在线阅读免费小说生于失望温暖一种
其它小说连载
温暖一种是《生于失望》中的主要人物,在这个故事中“吃个饭饭饭饭”充分发挥想象,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功,而且故事精彩有创意,以下是内容概括:《生于失望》是一本婚姻家庭,家庭,虐文小说,主角分别是一种,温暖,小心翼,由网络作家“吃个饭饭饭饭”所著,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本站纯净无广告,欢迎阅读!本书共计23156字,13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10-28 18:28:36。该作品目前在本网 sjyso.com上完结。小说详情介绍:生于失望
主角:温暖,一种 更新:2025-10-28 21:08:46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记忆的起点,并非源自我自身的感知,而是后来在无数个寂静的夜晚,被母亲泛红的眼眶、大姨沉重的叹息,以及那些零碎却锋利的只言片语,一点点拼凑起来的——关于我降临那天的故事。它像一部被岁月磨损的老电影,画面褪色,声音沙哑,却带着刺骨的寒意,在我脑海里反复放映,从未停歇。
母亲后来无数次跟我说起那个早晨。那是个典型的南方梅雨季的天,乌云像浸了水的棉絮,沉沉地压在城市上空,连风都带着潮湿的黏腻。她躺在推往手术室的平板床上,冰凉的金属触感透过薄薄的病号服渗进皮肤,走廊顶灯的光一盏盏从眼前划过,像一串模糊而晃眼的省略号,把未知的恐惧和对我的期盼,都拉得绵长而沉重。
那时的母亲,刚满二十岁,脸上还带着未脱的稚气。她紧攥着床单的手指泛白,心里反复描摹着我的模样——最好是个女孩,有像她一样的双眼皮,像父亲一样挺直的鼻梁,能在她怀里撒娇,能听她讲悄悄话,能陪她走过往后漫长的岁月。这份期盼纯粹得像初春的融雪,却在产房外那扇不算厚重的门后,显得那么微弱而不合时宜。
争吵的声音就是在那时穿透门缝,钻进母亲耳朵里的。是奶奶,那个我后来需要用“奶奶”这个称谓去称呼,却从未给过我半分暖意的女人。她的声音尖利而固执,像一把生锈的钝刀子,一下下切割着走廊里沉闷的空气:“顺产!必须顺产!我问过医生了,顺产恢复得快,对身体损伤小,明年就能再要一个!”
每一个字都透着精明的算计,像在盘算一件商品的性价比,唯独没有半分对产床上正承受剧痛的儿媳的担忧,也没有一丝对即将降临的生命的期待。后来大姨说,那天她赶到医院时,正好看到奶奶死死攥着那张薄薄的手术同意书,指节因为用力而泛青,仿佛那不是一张决定两条生命安危的纸,而是家族传承的权杖,她必须牢牢握在手里,不容任何人撼动。
母亲的阵痛在那时正一阵紧过一阵,像潮水般汹涌而来,每一次都带着撕裂般的疼痛。汗水顺着她的额角滑落,浸湿了额前的碎发,黏在苍白得没有血色的脸颊上。她的意识在剧痛中渐渐模糊,原本坚定的意志,在婆婆的强势压迫和身体的极限折磨下,几乎要被碾碎成粉末。
就在这时,大姨像一阵冲破阴霾的风,急匆匆地冲进走廊。她看到奶奶攥着同意书不肯松手,看到产房里传来的母亲压抑的痛呼,瞬间红了眼眶。她没有多余的时间争辩,几乎是从奶奶手里“抢”过了笔,转身就往产房里冲。推开门的瞬间,她一眼就看到了床上虚弱的母亲,快步走过去,将笔塞进母亲虚软、满是冷汗的手里。
“签!妹子,别听她的,为了孩子,快签!”大姨的声音带着哭腔,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决。母亲的手指颤抖得厉害,几乎握不住那支轻飘飘的笔,她盯着同意书上的横线,视线模糊,只能凭着本能,歪歪扭扭地写下自己的名字。那道颤抖的笔迹,划下的不仅是对手术的同意,更是我能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唯一通道。
而我的父亲,这个在家庭故事里本该扮演“顶梁柱”角色的男人,在我生命最初的这场混乱里,却缺席了。他那时远在几百公里外的另一个城市,说是在工地上跟着别人干活,为了多挣点钱补贴家用。可后来我总忍不住想,或许,他只是想逃离这家庭里令人窒息的氛围,逃离即将为人父的责任,逃离面对婆婆和妻子之间的矛盾。
他的缺席,像一道无形的烙印,从我生命的第一刻起,就深深地刻在了我的灵魂里。后来我长大些,偶尔问起他那天为什么不在,他总是挠挠头,眼神躲闪,用一句“工作忙,没赶上”轻轻带过。可“没赶上”这三个字,轻飘飘的,怎么能弥补一个女儿对父亲最初依靠的缺失?怎么能填补那段没有父亲身影的、冰冷的记忆空白?
当我终于挣脱母亲的身体,脱离那片温暖的羊水时,命运又给了我一次考验。缠绕在我脖颈上的脐带足足有两圈,勒得我无法正常呼吸,小脸憋成了青紫色。护士后来跟母亲说,我当时的情况很危险,是用产钳小心翼翼地协助才顺利出生的。而我的第一声啼哭,据说异常嘹亮,带着一种在绝境中挣扎求生的倔强,划破了产房里紧张的空气。
这声啼哭传到走廊里,奶奶浑浊的眼睛里瞬间迸发出异样的光彩。她原本紧绷的脸一下子舒展开来,甚至差点拍手欢呼,声音里满是期待:“听这动静,多响亮!准是个带把的!”她一边说,一边搓着手,踮着脚往产房门口张望,仿佛下一秒就能看到抱着孙子的护士走出来。
可现实却给了她狠狠一击。当护士抱着清理干净、被粉色襁褓包裹着的我走出来时,脸上带着职业性的微笑,例行公事地宣布:“恭喜家属,是个千金,六斤八两,母女平安。”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奶奶脸上那朵刚刚绽放的、充满期待的笑容,瞬间像被寒霜冻住,一点点凋零,最后彻底消失不见。她原本伸出去、准备接过“孙子”的手臂,僵硬地停在半空中,几秒钟后,又像被火烫到一样猛地缩回。
她没有看我一眼,没有问一句“大人孩子是否平安”,甚至没有理会旁边大姨递过来的热水。只是从鼻子里哼出一声短促而冰冷的气音,那声音里满是失望和嫌弃,像一片冰冷的雪花,落在我裸露的脸颊上。然后,她转过身,头也不回地朝着医院走廊的出口走去,背影决绝而冷漠。
那个背影,是我人生中接收到的第一个关于“拒绝”的清晰信号。它像一根细小的刺,扎进我还未发育完全的心脏里,带着微弱却持续的痛感,提醒着我——我的到来,从一开始就是不被期待的。
是大姨,在所有人或失望或冷漠的目光里,快步走上前,从护士手里接过了我。她用自己温暖的、还带着些许颤抖的怀抱接纳了我,小心翼翼地抱着,生怕碰坏了我这弱小的身躯。她低头看着我被憋得依旧有些发紫的小脸,心疼得直掉眼泪,滚烫的泪珠落在我的襁褓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她一遍遍轻轻拍着我的背,动作轻柔得像在呵护一件稀世珍宝,嘴里还小声念叨着:“可怜的娃,没事了,没事了啊。”她的体温透过襁褓传过来,温暖而踏实,是那个充满失望和寒冷的清晨,我唯一能感知到的、真实的暖意。
我就这样,在最初的失望和唯一的温暖交织中,开始了我的生命。后来我才明白,我的出生,似乎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错误,一个因为缺少了“那二两肉”而被打上“原罪”标签的错误。而这错误,像一道无形的阴影,在往后的许多年里,都笼罩着我的人生。
网友评论
资讯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