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沙凉书阁!手机版

沙凉书阁 > > 七月半全村抢来索命快递弯道国道热门小说阅读_好看的小说推荐完结七月半全村抢来索命快递弯道国道

七月半全村抢来索命快递弯道国道热门小说阅读_好看的小说推荐完结七月半全村抢来索命快递弯道国道

雨果弟弟 著

其它小说连载

长篇悬疑灵异《七月半全村抢来索命快递》,男女主角弯道国道身边发生的故事精彩纷呈,非常值得一读,作者“雨果弟弟”所著,主要讲述的是:热门好书《七月半:全村抢来索命快递》是来自雨果弟弟最新创作的悬疑灵异,爽文的小说,故事中的主角是国道,弯道,草莓,小说文笔超赞,没有纠缠不清的情感纠结。下面看精彩试读:七月半:全村抢来索命快递

主角:弯道,国道   更新:2025-07-30 22:06:34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我们村靠抢国道侧翻货车为生,美其名曰“收快递”。直到那晚抢到两箱祭奠香火。

李婶半夜砍死丈夫后溺毙水缸,赵爷在茅房活活吓死。村长疯嚎…厉鬼索命?

化验单揭开骇人真相!贪婪尽头是炼狱!1我们村叫汤坪村,典型的留守村,

年轻人都出去闯了,留下的无非是老幼病残。我是村里的留守儿童,今年五年级。

在这样一个小世界里,日子平淡如菊。一个不到一百号留守人员的小村,

近几年却渐渐兴起了一个保留节目。村里人叫“收快递”,当然不是收顺丰、圆通那种,

而是“嘎——轰——”声一响,大伙就异常兴奋的那种。从我四年级开始,快两年的时间里,

李婶和赵爷带领着村里的一帮人,把“收快递”整得和过年似的,

成为了村里唯一的“娱乐活动”。2事情还得从两年前新修的国道说起。要致富,先修路,

这条路从村子边经过,确实给我们村带来了便利,还有“财富”。村前那条国道,

是远近闻名的“鬼招手”。一道又陡又长的下坡,像个吃人的口袋,

猛地收紧在村子边那个弯上。好些外地来的货车,尤其是半夜里跑长途的,

司机熬得两眼发昏,一个不留神冲下来,刹车片尖叫着冒烟,也常常是来不及的。

只要没注意提前减速,到了弯道,要么侧翻在弯道上,要么一头栽下路肩,

滚进旁边的野地里。我记得第一次有车翻下路肩,车里运的是草莓,

成箱的草莓散落在土坡上,司机一边焦急的打着电话,一边看着损坏的草莓欲哭无泪。

可他不知道,更惨的事情还在后面。李婶带着一帮老娘们,假装出来看热闹,

其实心里早就打起了歪主意。个个好似豺狼一般,围着司机问寒问暖。“哎哟,

可惜咯可惜咯,多好的草莓。”“草莓摔了,卖不上价咯,

别浪费了……”可怜的司机还不清楚,看似温暖的关怀,其中暗藏了多少杀机。后来我听说,

是泼辣胆大的李婶第一个喊的:“草莓别浪费,不如给我们拿回去处理了。”于是,

村民们开始蚂蚁搬家。开始还只是挑一些破损的箱子搬,

可到了后来……硬是搬了二十箱草莓回来,司机无可奈何,着急处理好车子好继续赶路,

所以这二十箱草莓,成了李婶她们的战利品,可谓大丰收。从那以后,

村里的人仿佛打开一条致富的路。真的是致富路吗?3赵爷67了,身子骨硬朗,

是村里为数不多这个岁数还能跑起来的老人.他果断带领村里还能使上些力气的老头们,

加入了李婶的队伍,还专门为这事起了个好听的名字——“收快递!”从那以后,

轰隆巨响和刺耳的刹车声,对我们村“快递队”的人来说,简直比过年放炮仗还动听。

那是丰收的信号。李婶是领头的,矮墩墩的身材,力气大得惊人,嗓门更大。

她男人明叔是个闷葫芦,过去上城里打工腿跛了,现在整天跟在她后面,像条忠实的影子。

赵爷年纪最大,精瘦得像根老竹竿,一双眼却贼亮,算计得比谁都精。

还有十几个村里的老头老太,平时蔫了吧唧,一听到“车翻了”的吆喝,跑得比兔子还快。

从水果到油米面,从活鸡活鸭到满地的小龙虾,只要是着了魔鬼弯的道翻了车,

落下来的货物就被他们如同蝗虫过境一般,给你扫荡的干干净净。任凭司机如何阻拦,

甚至是下跪求饶,“快递队”的老伙计们都铁面无私,把该干的活干咯,而且干的漂亮,

干得干净。在这种氛围趋势下,我五年级的时候,也参加了一次“收快递”。

4那次抢水果车的情形,我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某天下午,太阳毒得很,

晒得柏油路都软了。一辆装满红富士苹果的货车,侧躺在弯道边,鲜红的果子滚得满地都是。

“快!老赵!这边!”李婶的破锣嗓子第一个炸开,她像颗炮弹一样冲过去,

手里提着两个巨大的蛇皮袋。赵爷动作也不慢,指挥着两个老头:“老李!老张!

搬那边没摔坏的箱子!整箱的价高!”司机是个四十多岁的汉子,额头磕破了,

血糊了半张脸。他挣扎着从驾驶室里爬出来,一条腿瘸着,

几乎是扑倒在那些滚动的红苹果前,徒劳地想用手臂圈住它们。他抬起头,

脸上血水和汗水混在一起,眼神绝望:“大哥大姐!行行好!别抢!求你们了!

我这一车赔不起啊!”“呸!晦气!”李婶一脚踢开滚到脚边的一个苹果,

那果子“噗”地一声裂开,溅出汁水,“谁是你大姐!翻你车的是阎王爷,关我们屁事!

我们这是捡!捡不要的破烂!懂不懂?”她麻利地往蛇皮袋里扒拉苹果,动作又快又狠。

明叔闷头跟在她后面,扛起一箱几乎完好的苹果就往村里方向走。赵爷则蹲在司机旁边,

皮笑肉不笑:“老弟,想开点,人没事就好。这点货,就当破财消灾了。我们穷啊,

吃不上饭,捡点漏,老天爷也睁只眼闭只眼。”司机跪在滚烫的柏油路面上,

肩膀剧烈地耸动,发出绝望的哭声。我也跟着去了。人群的狂热像会传染。

我挤在混乱的大人腿缝里,心跳得飞快,不知是害怕还是兴奋。混乱中,我提着个小蛇皮袋,

也抢到了十几个苹果,在大人“小子手挺快”的笑骂声中,深一脚浅一脚地跑回了家。

奶奶正坐在堂屋门口的小板凳上剥豆子,看到我灰头土脸地抱着一小袋子苹果回来,

她脸上的皱纹一下子全绷紧了。“哪来的?

”我支支吾吾:“路…路边捡的…翻车了…”“啪嗒!”奶奶手里装豆子的簸箕掉在地上,

“作孽啊!”没想到奶奶反应如此之大,枯瘦的手指用力戳着我的额头,指尖冰凉。

5“那是人家血汗!是活命的东西!你们这样抢,跟旧社会的土匪有啥两样?缺德!

要遭报应的!”奶奶的声音发颤,眼睛里是深深的恐惧和痛心,“这便宜你也敢贪?

给我滚回屋去!再有下次,看我不打断你的腿!”我吓懵了,看着奶奶气得煞白的脸,

再想想那个跪在地上哭嚎的司机,怀里那点“战利品”瞬间变得滚烫。后来,

每次国道上再传来那刺耳的刹车和碰撞声,奶奶总会立刻放下手里的活计,把我叫进屋,

紧紧地关上房门。她低声念叨着:“快了…快了…这么作孽,

老天爷看着呢…”这事过了半个月,有天我放学回来,刚走到村口,

就发现村口空地上停了一辆警车。不知怎么的,好像做贼心虚一样,我立刻快步跑回了家,

躲在屋子里不敢出来。奶奶告诉我,县里来人调查我们村抢货物的事,折腾了一下午了,

村长吴德福忙前忙后的,给村里人说了不少好话。我这才敢走出屋子,望着村口的方向,

一直到看见村长带着李婶、赵爷他们十几个人,跟着好几个穿警服的生面孔往外走。

好奇心让我跑了出去,想看个究竟。“秦队长,这个教训我们一定深刻反省,

狠狠的批评教育。大家都不容易,你看这村子,晚上一点人气都没有,都是老的老,小的小,

愚昧啊!”村长一副自责加委屈的样子,

对方一个戴眼镜穿着白衬衫的中年男人拍了拍他肩膀,“老吴啊,县里经费紧张,

乡亲们平时的思想工作还有娱乐活动,你还得上心啊,可不能搞这种抢货的事,这是违法,

要不是看在都是些老实巴交的村民,法不责众,下次人家司机再告到县里,

秦队长这边可不好办。”“一定一定,许秘书放心,我们一定汲取教训。

”村长的腰都弯成了90度。“快递队”解散了!?6随后,公路局在那条弯道上,

加装了“急弯注意减速”等标识牌,还在弯道的护栏上装了夜间反光标识。从那以后,

出车祸的车子少了很多。“收快递”的事,消停了几个月。可我发现村子里的人,

闲聊时或多或少带着对那段日子的怀念,听到急促的刹车声,

都会情不自禁的朝国道方向望去……终于有一天,伴随着一阵急促而悠长的刹车声,

一辆货车翻了……村里人如同复吸的瘾君子,克制不住内心的冲动,一哄而上,

抢了人家货车箱里跑出来的十几只活鸡。潘多拉魔盒再次打开,

只不过“收快递”的机会少了很多,可能是司机跑多了,也知道这段路的地形。即便这样,

依然有开夜车的司机时不时中招。后来,我有一次到县里买文具,

回来的时候坐班车路过那个魔鬼弯,我发现那些警示牌,变脏变模糊了,

连护栏上的反光标识,似乎也因为“日晒雨淋”掉了漆。这样一来,

夜里倒霉的司机又多起来,似乎顺理成章了。村里的“快递队”再次开张,

只是在李婶和赵爷调教下,大家收敛了很多,什么时候适可而止,拿捏得挺有分寸。

直到去年农历七月半的一天晚上……7那晚的动静,撕破了七月半特有的粘稠死寂。

不是往常那种巨大的、令人心头一跳的碰撞翻滚声,而是极其尖锐、极其短促的刹车尖叫。

紧接着是几声沉闷的“砰!砰!”撞击,像是什么沉重的东西被狠狠砸在地上,

然后一切又迅速归于沉寂。声音来自国道方向,清晰得仿佛就在家门口一样。

我睡得迷迷糊糊,被这不同寻常的动静惊醒,猛地从床上坐起来。窗外是一片漆黑,

只有远处国道方向隐约透来一点车灯,瞬间又被黑暗吞噬。心口突突地跳,

一种莫名的寒意顺着脊椎爬上来。奶奶在隔壁床也醒了,窸窸窣窣地坐起身,

带着浓重的忧虑:“七月半,鬼门开……这声音,邪性啊……”第二天天刚蒙蒙亮,

村里的狗就反常地狂吠起来。我背着书包出门上学,刚走到村口那棵歪脖子老槐树下,

就看见“快递队”的人已经聚集在国道边了。气氛有点怪。没有往常的兴高采烈,

也没人咋咋呼呼。李婶、赵爷、明叔他们几个围着路边的一小片区域,低声议论着。

路面上散落着一些汽车保险杠碎片,几块车灯玻璃碴在晨光下反射着刺眼的光。

没有侧翻的大货车,没有滚落满地的货物。只在靠近排水沟的路肩上,

孤零零地躺着两个扁平的、黄褐色的硬纸板箱子。箱子没怎么破损,封口胶带被扯开了一些,

露出里面一捆捆深褐色的东西。我好奇地凑近了些。是香。祭祀用的香火。捆扎得很整齐,

每一捆都用红纸条封着,上面印着模糊不清的金字。“晦气!”李婶皱着眉,

用脚踢了踢其中一个箱子,“还以为又发财了呢,结果捡个不吉利的东西!”8赵爷蹲下身,

拿起一捆凑到鼻子前使劲嗅了嗅:“味儿冲是冲了点……不过,”他小眼睛里精光一闪,

“七月半嘛,家家都要烧点。白捡的,总比花钱强。拿回去晾晾,味儿散散就能用。

”他站起身,拍拍手,“分了分了!赶紧的,别挡着路!”一听是白捡的,还是应节的香,

众人那点失望立刻被贪小便宜的心思压下去了。大伙七手八脚地把箱子里的香捆搬出来。

李婶拿得最多,嘴里还嘟囔着:“多拿点,回头给娘家也捎些。

”明叔默默地帮着她抱了几捆。赵爷也挑了几捆品相好的。混乱中,一捆香被挤落出来,

滚到我脚边。鬼使神差地,我想起了奶奶每年七月半给爷爷上坟时,都要去镇上小卖部买香,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

吉ICP备202300222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