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沙凉书阁!手机版

沙凉书阁 > > 末日之下(堡垒阿杰)小说免费阅读_热门小说阅读末日之下堡垒阿杰

末日之下(堡垒阿杰)小说免费阅读_热门小说阅读末日之下堡垒阿杰

风韵犹存的城山恭介 著

其它小说连载

小说《末日之下》是知名作者“暗夜龙叔”的作品之一,内容围绕主角堡垒阿杰展开。全文精彩片段:男女主角分别是阿杰,堡垒的末日求生,系统小说《末日之下,我就是主宰》,由新晋小说家“暗夜龙叔”所著,充满了奇幻色彩和感人瞬间,本站无弹窗干扰,欢迎阅读!本书共计20695字,5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07-23 22:51:53。目前在本网 sjyso.com上完结。小说详情介绍:末日之下,我就是主宰

主角:王媛,张莉   更新:2025-07-24 03:40:53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金属折叠椅的铰链发出轻微的吱呀声,我将身体陷进椅面磨损的皮革里。阳光透过穹顶的双层玻璃,在大腿上投下菱形的光斑,像某种温暖的纹身。左手食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马克杯粗糙的杯口,陶瓷表面还残留着烧制时的细小气泡,这是去年在科技馆储藏室找到的战争前遗物 —— 杯身上印着褪色的宇航员图案,头盔面罩里的星空已经模糊成一团淡蓝。

咖啡液在杯中轻轻晃荡,深褐色的涟漪里浮着细小的泡沫。我倾斜杯子抿了一口,滚烫的液体滑过喉咙时带着焦香的苦涩,舌根却泛起微弱的回甘。这是用储藏室里找到的速溶咖啡粉冲的,阿杰说这种 2040 年代生产的冻干技术能让风味保存五十年,果然没骗我。热气在鼻尖凝成白雾,我望着杯底沉淀的褐色粉末,突然想起地下堡垒里喝的营养剂 —— 那种灰白色的糊状物永远带着金属腥气,像舔舐生锈的管道。

风从通风口钻进来,带着某种不知名植物的清香。我转头看向展厅中央的巨大地球仪,阳光穿过它半透明的球面,在地面投下流动的光影。地球仪表面的海洋部分已经泛黄,但仍能看清蓝绿色的纹路,非洲大陆像片倾斜的枫叶,亚欧大陆的边缘还标注着密密麻麻的城市名称。这些文字对我来说只是符号,阿杰说其中有个叫巴黎的城市,曾经有座铁塔能刺穿云层。

手指叩击杯壁的声音在空旷的展厅里回荡。我数着咖啡冷却时在杯壁留下的褐色痕迹,像在解读某种神秘的象形文字。皮革椅座上有道三厘米长的裂口,露出里面发黄的海绵,我用指甲抠了抠,细小的泡沫颗粒粘在指尖,带着阳光晒过的干燥气息。远处传来水循环系统的嗡鸣,那是科技馆心脏跳动的声音,稳定得让人安心。

穹顶玻璃外掠过几只金属飞鸟,翅膀反射着刺眼的光。它们是环境循环系统的一部分,负责监测空气质量。我看着它们掠过模拟热带雨林区的树冠,那些橡胶树叶的边缘还沾着清晨凝结的露珠 —— 阿杰说这是恒温恒湿系统的功劳,即使在核冬天的地表,这里也能维持 22℃的恒定温度。

咖啡杯底的温度透过掌心传来,像某种微弱的脉搏。我想起地下堡垒里的合成热源,那些嵌在墙壁里的金属板永远散发着均匀的热量,却从来没有这样温暖的层次。杯口的热气在睫毛上凝成细小的水珠,视线因此变得有些模糊,展厅里的展品都浸在朦胧的光晕里,像隔着一层毛玻璃看过去的旧照片。

一阵微风掀起桌布的边角,露出下面金属桌腿的锈迹。我伸手按住飘起的布料,指尖触到布料上织就的几何图案 —— 菱形和三角形交错的纹路,阿杰说这是 2030 年代流行的装饰风格。桌布边缘有处磨损的流苏,我扯下一根线头,看着它在风里打着旋儿飘向远处的机器人展台。

那台人形机器人还保持着战争前的姿态,银色的外壳上落着薄薄一层灰。它的右手伸向空中,仿佛在抓取什么看不见的东西,左手却握着一本金属封皮的书。我曾试图启动它,但阿杰说这种早期型号的 AI 核心在 EMP 冲击下早就报废了。阳光照在机器人的眼部传感器上,反射出冰冷的光,让我突然想起地下堡垒里无处不在的监控探头。

咖啡已经凉到适口的温度,我一口气喝掉半杯。杯底的粉末被搅动起来,在液体里形成旋转的褐色漩涡。通风口的风突然变强,吹得桌布猎猎作响,远处的模拟瀑布声也变得清晰起来 —— 那是循环系统制造的白噪音,用来掩盖机器运转的声响。我望着瀑布飞溅的水花在阳光下形成的彩虹,突然意识到这是我见过的最美丽的东西。

金属椅腿在地面拖动时发出刺耳的摩擦声,我起身走到窗边。玻璃上有层细密的划痕,大概是战争初期的冲击波造成的。透过这些划痕看向外面的世界,天空是浑浊的灰紫色,远处的城市轮廓像被啃过的饼干。阿杰说那些建筑残骸里还残留着致命的辐射,我们能站在这里全靠科技馆的屏蔽场 —— 一种笼罩整个建筑的能量膜,能过滤掉 99% 的核辐射。

指尖按在冰凉的玻璃上,外面的风裹挟着沙砾撞击玻璃,发出沙沙的声响。我数着玻璃上的裂痕,突然想起地下堡垒的装甲门,那些厚重的合金板永远紧闭着,只有在物资运输时才会打开几秒钟。每次开门时能闻到的尘土味,现在在这里变成了真实的风,带着植物和土壤的气息。

回到椅子上时,发现咖啡已经凉透了。我将剩下的液体一饮而尽,苦涩的味道在口腔里弥漫开来。杯底残留的粉末结成块状,像片干涸的湖泊。通风口的风里突然夹杂着齿轮转动的声音,那是展厅里的老式钟表开始报时 —— 下午一点整。金属钟摆撞击的声音在空荡的空间里回荡,我数着钟声的次数,直到第十二声落下时,才意识到阿杰今天迟到了整整三个小时。

灭世日的细节是阿杰从堡垒档案室偷来的旧报纸上看来的。2050 年 7 月 16 日,星期一下午三点十七分,北美防空司令部的预警系统突然发出核打击警报。最初的十分钟里,没人相信这是真的 —— 因为雷达显示,发射核弹的不是敌对国家的导弹基地,而是分布在全球的七十二个民用核电站。

阿杰说那些报纸上的照片至今还在他脑海里:纽约曼哈顿的摩天大楼像被推倒的积木,东京湾的海水沸腾成白色的蒸汽,迪拜的人工岛在冲击波中碎成齑粉。最可怕的是北极圈的核弹,引爆后产生的放射性尘埃随着大气环流覆盖了整个北半球,让阳光变成了诡异的青绿色。

地下堡垒的应急广播在全球同步响起时,我的母亲正在医疗舱里分娩。阿杰说他当时躲在父亲工作的服务器机房,透过观察窗看到外面的天空瞬间变成橘红色。那些侥幸进入堡垒的人,后来都患上了同一种病 —— 总是在夜里惊醒,梦见自己被耀眼的白光吞噬。

战争持续了不到七十二小时,但它的余波至今未散。阿杰给我看过战前的世界地图,现在那些国境线都变成了辐射带。太平洋上的某些岛屿永远消失了,喜马拉雅山脉的冰川融化后露出了古代城市的遗址,而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如今成了能溶解金属的酸性沼泽。

最讽刺的是,引发这一切的核弹,原本是用来保护人类的。阿杰在历史数据库里查到,那些核电站的安全系统在战争前一周全部被远程操控,而操控者的身份至今是谜 —— 至少在堡垒的公开资料里是这样。

科技馆的主体建筑是个直径两百米的半球形结构,由三层同心圆组成。我们现在所在的是最外层的自然科学展区,地面用不同颜色的大理石区分出各个区域:蓝色区域是海洋馆,里面的海水在循环系统的维持下依然清澈,虽然所有的鱼早就死了;绿色区域是植物园,恒温系统让这里的植物保持着战争前的茂盛;黄色区域是天文馆,巨大的穹顶能模拟出不同季节的星空。

中间层是技术展区,那里保存着人类历史上的各种发明。阿杰最喜欢在那里待着,他能看懂那些古老的计算机代码。我记得有台 2020 年代的量子计算机,外壳是透明的立方体,里面的超导线圈在低温下泛着淡蓝色的光。还有个机器人制造车间,里面的机械臂能自动组装小型机器人,阿杰说只要找到合适的零件,就能让它们重新运转起来。

最内层是核心控制室,也是我们发现这个地方的入口。那个隐藏在假山后面的出风口,直径刚好能容纳一个成年人爬行。穿过三米长的通风管道后,就是控制室的应急通道。阿杰花了三个月才破解了门锁的密码,当厚重的金属门缓缓打开时,我们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 满墙的屏幕还在闪烁,各种指示灯像星星一样眨着眼睛,仿佛战争从未发生过。

整个建筑的能源来自地下五十米的地热发电机,阿杰说这种 2040 年代的模块化设备能自动修复轻微故障。水循环系统则更神奇,它能收集雨水和空气中的水分,经过多层过滤后变成饮用水,甚至能模拟出瀑布和溪流的效果。最让我们着迷的是环境调节系统,它能根据不同展区的需求调节温度和湿度,让热带雨林区永远保持 30℃的高温,而极地馆则维持在零下 15℃。

在发现这里的一年里,我和阿杰几乎探索了每个角落。我们在海洋馆的储藏室找到过潜水服,在航空展区发现过完整的飞行员头盔,甚至在生物实验室的冰柜里,找到过保存完好的种子 —— 阿杰说这些种子足够在地面重建一片森林。

现在我正站在恐龙化石展区,看着那具霸王龙骨架投在地面的影子。阳光移动的角度让影子的爪子刚好碰到我的鞋尖,像某种无声的触碰。通风系统突然切换了模式,空气流动的声音变得像低沉的呼吸。我踢了踢脚下的大理石地面,发现它比堡垒里的合金地板温暖许多,带着阳光晒过的温度。

远处传来某种金属摩擦的声音,可能是某个展柜的玻璃在热胀冷缩。我想起阿杰说过,这个科技馆在战争爆发时正在举办人工智能展,所以这里的电脑系统比堡垒里的先进得多。他还说,如果能找到完整的数据库,或许能发现更多关于灭世日的秘密。

咖啡杯被我倒扣在桌面上,杯底的褐色印记像片缩小的大陆。风从天文馆的方向吹来,带着臭氧的味道 —— 那是穹顶投影设备工作时产生的气味。我望着那片模拟星空,突然觉得自己像个站在宇宙边缘的观察者,看着一个早已死去的世界在眼前缓缓转动。

走廊尽头的应急灯突然闪烁了一下,红光在地面投下跳动的光斑。这是正常现象,阿杰说供电系统偶尔会出现电压不稳。我起身走向植物园,指尖划过那些叶片时,能感觉到上面细密的绒毛 —— 这些真实的植物比堡垒里培养的食用藻类要复杂得多,叶脉的纹路像某种精密的电路。

在热带植物区的长椅上坐下时,手机突然震动起来。这是我们用旧零件组装的通讯器,只能在科技馆范围内使用。屏幕上跳出阿杰的名字,我按下接听键,却只听到一阵嘈杂的电流声。当我正要挂断时,一个断断续续的声音传来:

"我在... 中央机房... 找到... 很重要的东西..."

电流声突然变大,吞噬了后面的话语。我对着通讯器大喊阿杰的名字,却只听到自己的回声在植物间反弹。阳光穿过层层叠叠的树叶,在地面织成晃动的网,像某种等待被解开的谜题。我站起身时,碰倒了旁边的浇水壶,塑料容器在地面滚动的声音里,混进了某种沉重的脚步声 —— 从走廊尽头传来,越来越近。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

吉ICP备202300222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