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沙凉书阁!手机版

沙凉书阁 > > 重生之丧尸末日月禾雨林晓热门的网络小说_热门的网络小说重生之丧尸末日(月禾雨林晓)

重生之丧尸末日月禾雨林晓热门的网络小说_热门的网络小说重生之丧尸末日(月禾雨林晓)

字季高 著

其它小说连载

小说叫做《重生之丧尸末日》,是作者月禾雨的小说,主角为月禾雨林晓。本书精彩片段:《重生之丧尸末日囤货求生》的男女主角是林晓,这是一本末日求生小说,由新锐作家“月禾雨”创作,情节精彩绝伦。本站无弹窗,欢迎阅读!本书共计8264字,1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07-18 17:02:20。目前在本网 sjyso.com上完结。小说详情介绍:重生之丧尸末日囤货求生

主角:林宇,陈风   更新:2025-07-18 18:50:19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林晓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刺痛让她混沌的意识骤然清醒。

鼻尖似乎还萦绕着上一世丧尸腐烂的腥臭味,

耳边回荡着妹妹最后一声凄厉的哭喊 —— 那是末日爆发第三天,为了保护她,

妹妹被三只丧尸扑倒在地,温热的血溅在她脸上的触感至今清晰如昨。她猛地睁开眼,

映入眼帘的是熟悉的奶油色墙纸,墙上贴着大学毕业时和闺蜜的合照,照片里的人笑靥如花。

床头柜的电子日历闪烁着刺眼的红光:20XX 年 7 月 15 日。

距离那场席卷全球的丧尸病毒爆发,还有整整三十天。“我…… 回来了?

” 林晓颤抖着伸出手,看着自己白皙纤细、没有一道伤疤的手臂,眼泪瞬间决堤。

上一世她在废墟里挣扎了三年,手臂被钢筋划破留下狰狞的疤痕,

脸颊被丧尸的利爪撕开过口子,而现在,一切都还来得及。她跌跌撞撞跑到客厅,

翻出父母留下的房产证。那套位于市中心黄金地段的三居室,是她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念想。

但此刻,这红本本在她眼里却成了救命符 —— 按照现在的市场价,

这套房至少能卖两百三十万。“必须卖掉它。” 林晓抹掉眼泪,眼神变得异常坚定。

她清楚记得,末日爆发后,金钱迅速贬值成废纸,唯有物资才是生存的根本。

食物、水、药品、武器…… 每一样都能决定生死。接下来的三天,林晓几乎没合眼。

她在电脑前敲出长达十几页的囤货清单,细化到每一种物资的品牌、规格和储存方式。

食物类被她排在首位:压缩饼干要选军用级别的,保质期五年以上,至少囤够一人三年的量,

按每天消耗 3 块计算,

、豆豉鲮鱼、红烧排骨、水产豆豉扇贝、五香带鱼、果蔬黄桃、什锦蔬菜、蘑菇,

每种至少 50 罐方便面特意标注要非油炸型,搭配不同口味的酱料包,

另外单独购买 200 包脱水蔬菜包主食类除了大米和面粉,

还加上了真空包装的小米、黑米、燕麦,甚至还有 50 公斤红薯干调味品不能少,

盐要囤粗盐和细盐两种,糖、酱油、醋都选玻璃瓶装的,

物油和 20 斤猪油水源保障部分写得格外仔细:1.5 升装矿泉水先买 500 瓶,

后期再分批补充重点采购的反渗透净水器要带压力桶,

PP 棉滤芯、20 个活性炭滤芯储水设备包括 2 个 1000 升的食品级塑料桶,

10 个 20 升的户外水桶,

有 50 个折叠水袋药品清单更是详尽:抗生素分头孢、阿莫西林、罗红霉素等不同种类,

每种备 10 盒外伤用品除了常规的绷带纱布,

还加上了止血粉、医用胶水、弹性绷带慢性病药也没忘记,虽然自己用不上,

但她记得上一世很多幸存者因为缺降压药、胰岛素丧命,

特意加了 10 盒硝苯地平7 月 18 日,林晓联系的中介带来了买家。

对方是做建材生意的老板,看中了房子的地理位置,只砍了 5 万块就爽快成交。

当 225 万到账短信弹出时,

林晓的手还在发抖 —— 这是她用未来三年的安稳换来的生存资本。林晓做的第一件事,

是在郊区租下三个相邻的仓库。她特意选了工业区边缘的老旧仓库,周围都是物流公司,

频繁的货车进出正好能掩盖她的异常。7 月 20 日清晨,

她开着租来的白色面包车直奔最大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在粮油区,她找到相熟的王老板,

直接要了 500 斤东北大米。“小林今天怎么买这么多?” 王老板笑着称重。

“公司发福利,顺便帮老家亲戚带点。” 林晓递过去早就准备好的现金,“再来两袋面粉,

要高筋的。”为了不引起怀疑,她每天换不同的交通工具,在不同区域的超市采购。

去城东的沃尔玛买了 30 瓶维生素片和 10 盒鱼油,

转去城西的家乐福又搬了 20 瓶钙片和 5 箱牛奶片。最麻烦的是药品采购。

她先在连锁药店买了基础药品,又通过朋友联系到一家医疗器械公司,

素和 50 瓶碘伏工具和武器的准备也费了不少心思:刀具买了三把不同尺寸的瑞士军刀,

两把开山刀,

防刺服、10 副防割手套、30 个 N95 口罩特意去五金市场买了 5 把消防斧,

老板好奇问用途,她只说是开农家乐要用7 月 25 日,林晓开始运输第一批物资。

她雇了三辆不同的货车,分别从三个仓库出发,在凌晨三点抵达疗养院。

看着工人把一箱箱物资搬进去,她的心才稍稍安定。到 8 月 10 日,

所有囤货基本完成。仓库里堆着:靠墙的货架上整齐码着罐头,

标签朝外方便取用主食区用塑料布防潮,每袋米面都标注了购买日期药品按保质期分类存放,

急救箱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太阳能板和发电机被拆箱检查过,

连备用零件都单独收好最后清点账目时,林晓发现已经花了 187 万。

看着剩下的 38 万,她又去买了 500 升汽油和 200 升柴油,

全部用铁桶密封好埋在仓库角落。早在卖房子的时候,林晓就开始筛选安全屋。

她在地图上圈出所有符合条件的区域:必须远离人口密集区,

至少距离市区 30 公里以上要有天然屏障,最好是靠山或临河原有建筑结构坚固,

便于改造防御工事最终选定的废弃疗养院位于青峰山南麓,海拔 320 米,

四周被 2 米高的围墙环绕,大门是铸铁材质,虽然锈迹斑斑但骨架完好。

第一次实地考察时,林晓特意选了阴雨天。她撑着伞在院子里走了两圈,

发现:排水系统还能用,雨水顺着排水沟流向院外的小溪主楼是三层砖混结构,

承重墙厚度超过 30 厘米后院有口深水井,

打水时能看到清澈的水面周围三公里内没有村庄,

最近的居民点在五公里外的山脚下和疗养院所有者谈判时,对方听说要买下这栋废弃建筑,

起初还怀疑林晓是骗子。直到她拿出 50 万现金作为定金,

对方才赶紧拿出房产证办理过户。改造工程从 7 月 25 日开始,

林晓特意叮嘱工人:围墙加高到 3 米,

顶部加装带刺的铁丝网所有窗户都换成双层钢化玻璃,

外面再加装可活动的钢板大门换成电动伸缩门,内侧加装两道插销水井安装抽水泵,

连接到主楼的储水箱她还在隐蔽处做了些特别处理:在围墙四个角落各挖了个观察哨,

用伪装网掩盖主楼二楼的房间打通墙壁,形成环形通道便于防御仓库地板下做了暗格,

藏着最重要的药品和武器院子里种上带刺的蔷薇,

既美观又能当防御屏障8 月 5 日工程验收时,看着焕然一新的疗养院,

林晓终于露出了笑容。主楼门口新装的监控屏幕上,能清晰看到围墙外五十米的动静,

仓库里的物资码放得整整齐齐,厨房的灶台上甚至还摆着新买的高压锅。

距离爆发只剩十天时,林晓正式搬进了疗养院。

她制定了精确到分钟的作息表:每天 6:00 起床,晨练一小时30 分钟跑步,

20 分钟力量训练,10 分钟柔韧性练习7:30 早餐,

盒牛奶 + 1 把坚果8:30-11:30 物资整理和技能学习12:00 午餐,

看书或整理日记21:30 准时休息技能学习成了她的重点:每天看两集急救教学视频,

在猪皮上练习缝合伤口跟着网上教程学习电路维修,成功修好一台旧收音机研究植物图鉴,

辨认院子周围可食用的野菜甚至找来一本《机械原理》,

琢磨着怎么改造武器8 月 12 日那天,她在院子里开辟出 20 平米的菜园,

翻土时发现土里有不少碎石,硬是蹲在太阳下捡了三个小时。

的小白菜、油菜、香菜产量高的番茄、黄瓜、豆角耐储存的土豆、萝卜、南瓜为了打发时间,

她还在房间里摆了书架,放着从书店淘来的生存指南、农业技术、历史小说。

晚上躺在硬板床上,她会写日记记录当天的事情,最后总要加上一句:“一定要活下去。

”8 月 15 日凌晨 4 点,林晓被一阵刺耳的警笛声惊醒。她冲到监控室,

屏幕上显示山脚下的公路上,几辆汽车撞在一起,有人趴在地上啃咬着其他人。“来了。

” 林晓深吸一口气,按下控制按钮,电动大门缓缓关闭,同时启动了围墙顶部的电网。

的沙袋武器被整齐摆放在主楼入口的武器架上应急灯和手电筒都换成了新电池上午 9 点,

第一只丧尸出现在疗养院门口。那是个穿着校服的女孩,四肢扭曲着,

嘴角淌着黑红色的液体,漫无目的地撞击着铁门。林晓握紧了手边的消防斧,

透过观察孔数着不断聚集的丧尸,到中午时已经有十七只了。下午 2 点,

丧尸群突然变得狂躁起来。它们叠成人堆冲击大门,发出 “咚咚” 的巨响。

林晓跑到二楼,将准备好的汽油泼下去,点燃打火机扔向尸群。火焰瞬间燃起,

丧尸发出凄厉的嘶吼,纷纷后退。这场攻防战持续了整整三天。林晓几乎没合眼,

靠着压缩饼干和矿泉水维持体力。她发现丧尸虽然力大无穷,但行动迟缓,而且头部是弱点。

有次一只丧尸冲破了侧门的缝隙,她果断用长矛刺穿了它的眼眶。8 月 18 日清晨,

尸群终于散去。林晓打开观察哨,看到院子里躺着七具烧焦的尸体,

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焦臭味。她没有放松警惕,反而加固了侧门,

又在院子里挖了条一米深的壕沟。丧尸爆发后的第一个冬天来得格外早。

11 月就下了场大雪,气温降到零下五度。

林晓庆幸自己囤了足够的保暖物资:羽绒服有三件,

分别是长款、短款和冲锋衣款式羊毛袜买了 50 双,

每天换一双保持干燥房间里用的是柴油取暖器,

每天严格控制使用时间食物消耗比预期的要快。因为活动量增大,

她每天要多吃一块压缩饼干。菜园里的蔬菜在第一场霜后就冻死了,

收获的十几斤小白菜让她吃了三顿就没了。与外界的联系成了最大的难题。

收音机里只有滋滋的杂音,直到 12 月的一天,

模糊的广播:“…… 幸存者请前往城东体育馆…… 有军队驻守……”林晓的心猛地一跳。

她翻出那台卫星电话,这是她花高价托人买的海事卫星电话。充电开机后,

屏幕上显示信号强度只有一格。她按照记忆中的号码拨打救援热线,响了七声后,

终于有人接起:“这里是国家应急指挥中心……”电话只通了三分钟就断了,

但林晓得到了重要信息:政府正在建立幸存者基地,研究人员已经在研制抗病毒血清。

她把这个消息写在日记里,画了个大大的笑脸。为了节省物资,

她开始更精细地规划:每天的用水量控制在 5 升以内每周只开两次取暖器,

其余时间靠运动保暖把吃剩的菜汤留下来泡压缩饼干收集雨水过滤后用来浇菜,

春天打算再种一茬蔬菜春节那天,林晓煮了碗加了午餐肉的面条,

对着窗外的大雪举杯:“敬活着,敬明天。” 她知道,只要坚持下去,

总会等到病毒被消灭的那一天。日升月落,冰雪消融,春天悄然而至。

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疗养院的院子里,驱散了冬日的寒意。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

吉ICP备202300222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