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沙凉书阁!手机版

沙凉书阁 > 军事历史 > 大明野史之锦衣卫电视剧

大明野史之锦衣卫电视剧

有趣的車前子 著

军事历史连载

小说《大明野史之锦衣卫电视剧》是知名作者“有趣的車前子”的作品之内容围绕主角马文铭马和展全文精彩片段:至正三十一云南昆劈开了木也仿佛劈开了昆阳湿热的午少年马和深吸一口稳住微微颤抖的手再次将手中的柴刀举汗水沿着他高挺的鼻梁滑滴在干燥的土地瞬间洇开一个小他今年十一身材颀超越了许多同龄常年帮家里做些体力让他的臂膀己初具轮只是那双过于清亮的、带着某种渴望远方的眼还残留着属于这个年纪的稚“心浮力就散” 沉稳的声音在一旁响...

主角:马文铭,马和   更新:2025-11-01 20:28:04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至正三十一年,秋,云南昆阳。

刀,劈开了木桩,也仿佛劈开了昆阳湿热的午后。

少年马和深吸一口气,稳住微微颤抖的手臂,再次将手中的柴刀举起。

汗水沿着他高挺的鼻梁滑落,滴在干燥的土地上,瞬间洇开一个小点。

他今年十一岁,身材颀长,超越了许多同龄人,常年帮家里做些体力活,让他的臂膀己初具轮廓。

只是那双过于清亮的、带着某种渴望远方的眼眸,还残留着属于这个年纪的稚气。

“心浮了,力就散了。”

沉稳的声音在一旁响起。

马和转过头,看到兄长马文铭正将一捆劈好的木柴整齐地码放在墙边。

马文铭年长他三岁,面容更显硬朗,性格也如同他码放的柴垛,一丝不苟,踏实沉稳。

“我没浮。”

马和下意识地反驳,手腕却不由自主地放松了些。

马文铭拍了拍手上的木屑,走到他身边,拿起另一把柴刀,没有说话,只是示意马和看着。

他选了一根更粗大的木桩,站稳,吸气,挥臂——动作并不快,却带着一种奇特的韵律和力量感。

“咔嚓”,木桩应声裂成均匀的两半,断口光滑。

“父亲常说,行事如劈柴,看准了纹理,力道用对了,便事半功倍。”

马文铭看着弟弟,目光里有关切,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你这几天,心神不宁。

还在想那些……遥远的事?”

马和沉默地低下头,用脚尖碾着地上的土块。

他无法否认。

父亲马哈只那些关于天方麦加、关于浩瀚沙海、关于异邦风物的故事,像一颗火种,在他心里越烧越旺。

那些故事远比昆阳这片坝子、滇池这片水域要广阔得多。

他向往父亲口中那条充满艰险却通往圣地的“哈只”之路,那不仅是信仰的征程,更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兄长,你难道从不向往吗?”

马和忍不住抬头,眼中闪烁着光,“父亲说,乘着海船,能看到比滇池大上千百倍的海,海水是蓝色的,一眼望不到边。

还有那些星星,在沙漠里看,格外的大,格外的亮,能指引人走到天边……”马文铭叹了口气,打断了他,语气带着这个年纪少有的成熟:“和弟,远方很好,故事也很动听。

但你看不见吗?”

他伸手指向院门外隐约可见的州城土墙,“墙外面,现在是什么光景?

大明的军队来了又走,梁王的旧部散在山林,谣言像秋天的蝗虫,今天说这里打起来了,明天说那里又被剿了。

我们家……” 他压低了声音,“我们家是前朝平章政事赛典赤先祖的后人,是‘哈只’门庭,在这风头浪尖上,安稳度日才是根本。

那些漂洋过海的事,太远了,想多了,徒乱人意。”

现实像一盆冷水,浇在马和心头燃起的火焰上,滋滋作响。

他当然知道。

他听过父母深夜的低语,感受过城里近来不同寻常的紧张气氛,甚至前几天,他还亲眼看到一队明军骑兵,风尘仆仆,眼神冷厉地穿过街道,引得家家户户门窗紧闭。

可是,知道归知道,那颗被“远方”蛊惑的少年之心,却难以轻易平息。

这时,父亲马哈只从屋内走出。

他穿着素色的长袍,头戴白色礼拜帽,面容清癯,目光沉静,仿佛外界的纷扰丝毫未能影响他内心的平和。

他看到两个儿子,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

“在讨论什么?”

他的声音醇厚,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

马文铭恭敬地叫了一声“父亲”,没有多说。

马和却像找到了倾诉的对象,急切地上前一步:“父亲,我在想,如果……如果现在去麦加,路上会不会很危险?

那些战事……”马哈只没有立刻回答,他走到老梨树下,示意两个儿子过来坐下。

梨树叶片开始泛黄,几片早衰的叶子盘旋落下。

“危险,从来都在。”

马哈只缓缓开口,目光掠过院墙,投向更高远的天空,“无论是我当年西行朝圣,还是你们的先祖从西域来到中土,路途之上,疾病、风沙、盗匪、战乱……危险如同影子,从未远离。”

他的语气很平静,却让马和的心揪紧了。

“但是,和儿,文铭,” 马哈只的目光扫过两个儿子,变得深邃,“真正的危险,并非来自外部的刀兵,而是来自内心的迷失。

战乱或许会阻断道路,但无法禁锢求知的灵魂;刀兵可以摧毁城池,却难以泯灭坚定的信仰。”

他拿起地上的一片落叶,放在掌心:“你们看,叶子离开了树,是终结,也是开始。

它可能化作泥土,滋养树根;也可能被风吹到远方,见证不同的风景。

我们无法选择风从哪个方向吹来,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调整自己的帆。”

这番话,马和听得似懂非懂,但那股蕴含其中的坚韧与豁达,却深深触动了他。

父亲不仅仅是在讲述旅途,更像是在传授一种面对无常世事的智慧。

“父亲,您是说,即使现在不能去,也不该停止学习和准备,对吗?”

马和若有所悟。

马哈只赞许地点了点头:“是的。

学习我们的经典,明了教义,是固本;学习汉家的典籍,通晓文字,是融入;了解山川地理,风土人情,是积累。

当你的智慧和能力足以应对风浪时,无论命运将你带往何方,你都能找到自己的‘克尔白’(指麦加天房,引申为人生方向)。”

马文铭在一旁认真听着,若有所思。

他追求的“根本”与父亲所说的“积累”,似乎在此刻找到了某种连接点。

夕阳西下,将天边染成一片温暖的橘红色。

晚祷的时间快到了。

马哈只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袍。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似乎在他们家附近略微停顿了一下,然后才又疾驰而去。

那马蹄声异常清晰,敲打在青石板上,也敲打在每个人的心上。

马文铭的脸色微微一变,马和也感到一阵莫名的心悸。

马哈只的动作只是稍稍一顿,随即恢复了从容。

他仿佛没有听见那令人不安的插曲,对两个儿子温和地说:“走吧,该去礼拜了。

无论外界如何,内心的安宁,需得时时拂拭。”

他当先向院外走去,背影在夕阳下拉得很长,稳定如山。

马和与兄长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挥之不去的阴霾。

他快步跟上父亲,忍不住又回头望了一眼那棵老梨树,以及树下那片被父亲比作命运的落叶。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

吉ICP备202300222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