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四周是白茫茫的一片。
所望之处皆是白——不是白色,而是空白。这里什么都没有,连色彩也失去了定义。
时间和空间仿佛从虚无中出现,在这片白茫海洋中展开,向无限远处无穷地延伸。时空的流转中,这个宇宙正在开始被初次赋予意义。
不知过了多久,又仿佛只是瞬间,时间与空间终于抵达了白茫海洋那似乎并不存在的边界。随后,其他的一切才开始呈现。
运动法则、混沌法则、实体法则、作用法则从虚无中孕育而生,成为一片空白中引人注目的零星黑点。时间流逝,这些黑点开始了分裂、膨胀。一个个小球喷薄而出,一点点填充着近乎无尽的空间,它们便是由元初法则分化出的万物本源,它们为时空赋予现实,为现实赋予实体,直到这一刻,色彩才真正诞生。一瞬间,黑白被赋予了定义,“白茫”不再是“空白”,而是白色,象征本源的小球也不再是“如同”黑点,从这一刻开始,它们就是黑点。
黑色弥漫的速度呈指数级增长,如同瘟疫一般扩张。背景与前景迅速颠倒,原本白色的海洋只剩下星点,眨眼间就被无边的黑色所湮灭。
现在,一般意义上的物质和能量终于开始出现,伴随而来的是灵能。空间中明暗闪烁,星球、恒星、星云等星体和结构从虚无中直接出现,甚至包括少量的黑洞,这与任何一种宇宙的发展理论相悖,但这些看上去毫无规律地出现的事物放在一起来看,却隐隐透露出一丝和谐之意。
灵能在宇宙的这个阶段格外的浓厚,以至于有些区域到了可视的地步,称做灵气。从远处看去,如同一面白色的屏障横亘星海。灵气间似乎有一定相互吸引的作用,让他们聚在一起;也有不少灵气在虚空中混沌地游走翻飞,或如游龙,或如潜蛟。
至此,在种种奇异的景象中,一个完整的宇宙已经形成。在这个偌大的宇宙中,每颗星星都有其既定的轨迹,每个存在都有其注定的命运。
一颗恒星闪耀,发出白紫色的光芒,正沿着它的轨道向前,在其前方是一望无际的单调灰白,这面墙仿佛自无穷远至无穷远,长到泯灭了心灵对它是否有穷尽的猜疑,那是灵气。愈来愈靠近白墙的表面,才发现它并不如从远处看平坦宁静,恰恰相反,白墙的表面波涛汹涌,灵气翻飞,仿佛要将一切靠近它的实体撕碎。恒星没有生命,它不会对如此景象感到害怕,只是继续沿着它的轨道慢慢前行,直到与白墙翻滚的表面第一次接触——
一个大浪无意般拍向恒星,瞬间将恒星淹没,就好像这颗恒星不曾存在于那里,什么都没有发生。但当我们潜入大浪的内部,才发现这是一次多么凶猛的撞击。灵气和恒星抛射出的日珥接触,发出覆盖一切频段的电磁辐射,耀眼的白光迸发,似乎空间都震荡了一下。而这仅仅是初步的接触;当恒星的主体真正与灵气接触时,景象将是何等壮观。
灰白的巨浪轻易地没过日冕层,继续穿过色球层、光球层,恒星的大气四散,虽然灵气的损失也不小,但是无奈于总量实在太过庞大,损失的部分不过九牛一毛。
当灵气真正接触恒星的里层,随着灵气的逐步推进,对流层的温度差平衡被破坏,辐射区的能量传输被阻断,发生核聚变的核心也变得不稳定。伴随着震天动地的爆炸,不计其数的炽热物质沿着能量对撞的法线方向喷薄而出,形成一个壮丽绚烂的圆盘,由于聚变的不稳定,能量对撞对侧的恒心体开始塌陷,从远处看,恒星就像被拍扁了一般。
灵气即将和恒星核心正面冲击,但核心处的聚变反应在此时早已难以维持,延伸出去的圆盘也开始向核心坍缩。
物质的挤压、灵气的冲击、极端的高温,在摇摇欲坠的核心中,产生了可能是这个宇宙被创造以来最复杂的能量环境。灵气与磁场反复切割交错,随着核心最后一次将能量从体内泵出,白光彻底淹没了视野。
漆黑一片的星空,并没有多少星星,存在的星星也并不明亮,和一般印象中的星空比苍凉了太多。当这颗恒星陨落时,没有一颗星星能透过灵气和白光被看见,宇宙中最大的奇迹已经诞生。
光芒散去,一个新生的意识场被灵气拥抱着。没有人能想到他所代表的非凡意义;他不是这个宇宙时空的起点,却是一切故事的起点。
虽然目前他的自我意识还未苏醒,对世界的认知还未建构,但他凭借对灵气源自内心最深处的亲和,遁入了灵气的海洋中消失不见,一点点汲取仿佛无穷无尽的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