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5 年 6 月,徐达带领大军如疾风般席卷而来,一举攻破了集庆路、上海和庆元路。
曾经强大一时的楚国,如今己成为历史的尘埃。
面对不可逆转的局势,张天佑选择了投降。
朱元璋以宽广的胸怀接纳了他,并册封他为楚国公。
这一举措不仅展现了朱元璋的大度,也为新的政权奠定了稳定的基石。
1365 年7月,李文忠率领着他的精锐部队,接连攻克了浔州路、梧州路和赣州路。
他的军事才能和勇气在这些战役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为朱元璋的势力范围进一步扩大立下了赫赫战功。
1365年8月,邓愈的军队如雷霆万钧之势,迅速攻破了播州宣抚司和沅州路。
随后,他毅然决定加入朱元璋领导的明军。
朱元璋对他的忠诚和勇敢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赐予他卫国公的封号。
这个称号不仅代表了邓愈的卓越功绩,更是朱元璋对他的信任和期望。
1365年9月,冯胜带领着他的军队,势如破竹地攻破了延平路。
他的勇猛和智谋使得敌人望风而逃。
在胜利之后,冯胜毫不犹豫地选择加入朱元璋的明军。
朱元璋对他的英勇表现给予了极高的赞誉,册封他为宋国公。
1365年10月,陈友谅、朱文正、朱元璋和李二西位将领齐心协力,共同发起了对许国的进攻。
他们的联合行动犹如一把利剑,首插敌人的心脏。
经过激烈的战斗,许国最终沦陷,宣告灭亡。
朱元璋为了表彰张土信的贡献,册封他为许国公。
这场胜利不仅增强了朱元璋的实力,也巩固了他在南方的统治地位。
1365 年 11 月,朱元璋带领大军一路势如破竹,成功攻破了峡州路、夔州路和襄阳路。
这一系列胜利不仅扩大了他的势力范围,还增强了他的军事实力。
1365 年12月,朱文正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带领部队顺利攻克了延安路和晋宁路。
这些地区的占领使得朱元璋的统治地位更加稳固。
1366 年1月,胡大海率领军队勇猛作战,先后攻破了彰德路和郑州。
随后,他加入了徐达的魏军,凭借出色的战功被封为越国公。
1366 年2月,韩山童带领军队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攻破了江州路和安庆路。
这次胜利进一步巩固了他的地位。
1366 年3月,明玉珍的军队表现出色,连续攻破了赣州路、永州路、韶州路以及香港岛、澳门岛和广州路。
这些胜利极大地拓展了明玉珍的势力范围。
1366年4月,张士诚也不甘示弱,带领军队攻破了晋宁路和顺德路,展现出强大的战斗力。
1366 年 5 月,阳光炽热地洒落在大地上,李二带领着他的军队如狂风般席卷而来。
他们以雷霆之势攻破了集宁路、延安路、庆阳府和呼和浩特等地,所到之处一片狼藉。
1366 年 6 月,彭大的军队在战场上遭遇挫折后,决定向朱元璋投降。
随着鲁国的覆灭,朱元璋慷慨地赐予彭大公爵之位,封为鲁国公。
1366年7月,段功带领着他的士兵们奋勇作战,成功攻破了八百。
随后,他毅然决然地选择加入朱元璋的明军阵营。
朱元璋对段功的英勇表现给予高度赞赏,封他为大理王。
1366年8月,赵德胜率领着他的部队势如破竹,连续攻破上都路、永平路、长春、哈尔滨、泰宁路和开元路等重要城池,战绩辉煌。
1366年9月,徐达的军队最终也选择了向朱元璋投降。
魏国因此宣告灭亡,而徐达则被封为魏国公,享受崇高的荣誉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