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梁之殿玄渊界最高处,名为“司命宫”。
宫无梁、无顶、无墙,唯有一卷横亘星河的玉简悬空而书。
简长九万九千丈,字皆活物,游走如萤,随写随灭。
执笔人青衣白鬓,名号“太初司命”。
他每落一笔,万界命火便暗一分;每改一字,星海便生一道裂痕。
二、朱笔初落三万六千年前,太初司命写下第一行:“玄阴骨出,万毒皆伏;渡厄莲开,诸苦尽灭。”
墨未干,简侧忽浮出一瓣墨莲,花蒂处渗出殷红血珠。
血珠沿字爬行,将“灭”字涂成“劫”字。
太初司命眉峰一颤,急以朱笔改之。
笔锋落处,简面骤裂,一线黑痕贯穿南北,如伤口渗血。
三、血骨化人自此,玉简每隔千年便自行渗出黑血。
血凝为骨,骨化为人——第一块骨,化出孤灯老人;第二块骨,化出玄阴骨宿主;第三块骨,却落入幽冥河畔,与半截残莲同沉忘川。
西、孤灯窃火孤灯老人本是司命宫学徒,掌“小劫笔”,专记人间早夭。
因不忍见一稚子死于寒疾,他偷改卷上寿数,稚子生,他却遭天谴,双目流血。
为自救,他盗出玉简残页,逃往凡间。
残页上正记着“玄阴骨”与“渡厄莲”的因果。
老人以残页为灯芯,燃自身骨血,照出一条逆天之路:“若让玄阴骨世世早夭,死后化晶,晶归莲缺,则莲可补,骨可安,我亦可脱天谴。”
五、莲与骨的两行注脚玄阴骨:· 银白月纹为记,世世不得善终;· 死后骨化晶,晶含万毒,亦可镇万毒;· 若宿主自愿献骨而不死,则毒返为药,晶返为心。
渡厄莲:· 生于幽冥河畔,莲心天生缺一瓣;· 缺瓣处盛满世间求不得之泪;· 若得一瓣“自愿之泪”,莲可全,劫火可熄。
两行注脚之间,被孤灯老人以血画了一道弯钩,钩尾指向同一句话:“骨与莲相遇之日,便是天卷重启之时。”
六、裂卷之后玉简裂后,司命宫无人再敢擅改。
太初司命以红线缝补裂痕,红线却渗成血线。
为防再乱,他立下铁则:“凡涉玄阴骨与渡厄莲之命线,皆由红线自牵,司命不书,朱笔不点。”
七、八世轮回于是,八世轮回开始——红线的一端,系在玄阴骨宿主的腕脉;另一端,系在渡厄莲化形的心瓣。
线长时,两人相隔山海;线短时,两人相刃相杀。
线若断,则两命俱亡;线若成结,则两命俱生。
八、读者需知的钥匙1. 玄阴骨并非毒,而是“未完成的救赎”;2. 渡厄莲并非药,而是“未偿还的眼泪”;3. 孤灯老人不是终极之恶,而是“第一道裂缝”;4. 八世故事并非重复,而是红线一次次自我校正;5. 最终结局不在“谁生谁死”,而在“结如何打成花”。
九、序章终殿外,风雪又起。
太初司命抬手,红线在指间发出微光,像极远处一盏小小的灯。
灯下雪落,花开,伞张,琴响。
他低声道:“去吧,去把裂缝织成春天。”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