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2年6月7日
今天是观测的第三天,经过最后讨论,生命号全体成员决定,登陆‘伊诺兰’。”
工作记录到这里,彭志凯的思维不由自主地发散开,他的目光穿过舷窗,投向离连接仓三百米外的构筑物。
十天前,彭志凯接到命令,驾驶生命号宇宙飞船前往近地行星“伊诺兰”进行全方位探测。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人类已经不满足继续探索地球,而是把手伸向了太空。经过百年不懈的努力,人类在二十二世纪已经有能够移居地外行星的可能性,“外星移居计划”就此诞生。
同时为了保证最大可能的生存,全球携手创立了宇宙大联盟,同时斥巨资和各个资源建立起一支舰队,对宜居行星之外的所有小行星进行密切监测。
外星移居计划进行的很顺利,舰队也慢慢从生疏到熟练,处理了上百个有危险的小行星。
伊诺兰是个直径达五十千米且在不断高速移动的行星,期初它出现在太阳系的边缘,却未获得联盟的青睐,不过它很快就被记录在册——毕竟根据联盟的观测和计算,这个“不速之客”移动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他们的想象,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它已经穿过冥王星、海王星和天王星,还在朝着太阳系的中心继续移动。
伊诺兰的出现很快引起整个联盟的骚动,他们最终得出结论:要利用人类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保证太阳系的安全。
根据一番对于运行轨迹的精密计算,联盟判断伊诺兰将于小于三十天的时间内与木星擦肩而过。为了避免这位不速之客对宜居星球造成损失,联盟要在它接近木星之前对其做完所有的探测工作,同时还要评估该星球对其他星球,尤其是地球造成的影响,所有和宇宙空间管理有关的部门全部待命,只要彭志凯说出“不”字,他们会不留余力地摧毁它。
今天是近距离观测伊诺兰的第三天,彭志凯发现了几个之前他们没有注意到的地方。这是个直径超过五十千米的两端尖中间圆的行星,与其说是圆球,不如说它是个橄榄球。根据现有的认知,太阳系所有星球的表面,都会因为内部结构变化或者陨石撞击等问题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这些凹凸会通过反射光线造成不同的光暗效果。
通过以上观察,彭志凯一度认为伊诺兰并非一个星球,而是一个飞行器。
就在彭志凯犹豫的时候船员送来了最新报告,生命号的推进能源已不够支撑他们与伊诺兰保持相同速度超过两个小时,也就是说,如果生命号还要继续进行近距离观测,将很快消耗掉所有的储备,他们将在无尽的太空中漂流,直到有人送来新的能源。
不得已之下,彭志凯决定登陆。
“无论如何,我们必须上去看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