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小说连载
脑洞《601诡案讲述主角罗芷彤高颖的甜蜜故作者“凌乱风雨中”倾心编著主要讲述的是:《601诡案》是一本脑洞,女配,校园,系统,推理小主角分别是高颖,罗芷由网络作家“凌乱风雨中”所故事情节引人入本站纯净无广欢迎阅读!本书共计93341章更新日期为2025-07-18 03:38:54。目前在本完小说详情介绍:601诡案
主角:罗芷彤,高颖 更新:2025-07-18 06:14:54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第一章:没有人看到她离开。人最怕的,不是夜里听到奇怪的声音。而是,
突然发现有一个人,从不该消失的地方,毫无痕迹地没了。01我们接到警情时,
是在一个阳光刺眼的下午。值班台的语气有些奇怪:某高校,有学生『离奇失踪』。
离奇两个字,被她特意加重了语调。我和林启东我们队里的技术员到达现场,
是下午三点四十七分。地点是 A 市南郊一所综合类大学的女生宿舍 6 栋——六楼,
601 室。楼下人不多。可能因为是考试周,宿舍楼显得异常安静。
领我们上楼的是学生处李老师,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眉头皱得很紧。他说:她叫高颖,
新闻传播学院大二学生,三天前最后一次出现是在晚上十点左右。她的三个室友说,
她那晚十一点还在床上睡觉,第二天早上就不见了。我皱眉:三天前才报警?
她室友原以为她是逃课回老家了,说她之前就提过想退学的念头。
直到她爸妈找学校说人联系不上,大家才意识到有问题。
我问:宿舍有没有安装人脸识别?有。李老师犹豫了下,
但她的进出记录显示她从未离开——也就是说,没有出楼的记录。林启东嗯了一声,
打开平板:那就是走楼梯?或者翻窗?不可能。李老师摇头,
女生宿舍窗户限位开不了,六楼翻出去等于跳楼。而且楼梯口也装了全景摄像头。
我们翻了所有监控,根本没有她从宿舍离开的任何画面。我盯着他看了几秒,
缓缓问道:你是说——一个活人,在密闭的宿舍楼里,凭空消失了?他用力点头:对,
就是这样。我心里一凛。02601 室的门是那种老式 IC 磁卡门,
屋内四张床上下铺,排列整齐,桌面、台灯、储物柜都很整洁。床位表贴在门口,
高颖睡靠窗下铺。床上叠着被子,但已经明显有三天没人动过。
枕头扁塌、毯子干瘪、书桌上的水杯没有水渍、牙刷干得发硬。她是真的消失了。
天支付宝无支出;微信无登录;电话无法接通;最后一条消息停留在三天前晚十点二十三分,
我先睡了,明早见。发送对象是她室友——江荔。03我将三个室友依次单独谈话。
第一个是江荔,法学院学生,留着低马尾,说话很慢。那天晚上十点左右我们都回来了,
洗漱完各自上床。高颖先睡的。她低头,我还记得她那天说有点头疼。
第二天你几点醒的?八点。她不在。我以为她回家了。她早就想回去,
说家里想让她复读考别的学校。你们关系好吗?还行,不亲不疏吧。
她有没有什么异常表现?有点孤僻吧,经常一个人看书,不太参与室友活动。
我记下。第二个室友是李沁,文学院的。浓妆艳抹,表情僵硬。我刚坐下,
她就反问我:警察同志,她是不是被绑架了?你有这方面怀疑?
这学校门禁有问题,她半夜出去也没人查。我怀疑她是和网上认识的人跑了。
你见过她有陌生人接触?她摇头:没有,但她有时候神神叨叨的,也不跟我们聊天。
你们平时相处怎样?她不太搭理我。说实话,我有点怕她。那眼神……不太正常。
我心里咯噔一下。问题重复出现。最后一个室友是宋雯雯,外语系,戴眼镜,一脸无辜。
我真的不知道她去哪了,我还以为她回家了。我都没留意她那天几点睡的。
你什么时候知道她不见的?第二天上午我上课回来,她的床还是空的。
你们宿舍里有争吵吗?她迟疑:她和李沁有点不对付,好像因为空调遥控器的事吵过。
很小的事,典型的女生宿舍矛盾。但重复出现的词,是她不太正常、她自己不说话
、她神神叨叨。我回头看了眼那张床。如果不是墙上的时间表,
我差点忘了这间宿舍本来应该住四个人。现在,这屋里只剩下三张床有人气息。而我们确定,
摄像头没有记录下她离开的任何画面。高颖,真的从六楼宿舍消失了。
就像——她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傍晚六点,我们例行排查宿舍楼时,在顶楼的杂物间门后,
发现了一本学生证——是高颖的。上面那张证件照,背景灰蓝,女孩面无表情。
但让我愣住的,是下面贴着的一张便利贴——你们找不到她的。她早就不存在了。
字迹明显不是她本人的。第二章:601 室曾经住过五个人。真正的谜团,
从来不是谁杀了她。而是——我们以为她活着的时候,到底是谁在替她生活?
01第二天早上,林启东将一份内部备案调了出来。
那是 6 栋 601 室的宿舍入住记录。
看到一行信息:601 宿舍核定床位:42022 年 9 月:入住学生共计 5 人。
我眉头顿时皱起。怎么会五个?林启东挠头:不清楚,可能是临时调宿。
我让他继续查。结果 5 人中,有一个人不到一个月便自动退宿。
这个人叫——罗芷彤。退宿原因栏,只有四个字:家中变故。我们联系学生处,
那边资料显示:她在大一新生入校第 27 天因家庭变故申请休学,目前户籍未迁,
未归校,手机停机。我心里升起不安的感觉。你觉得,我说,她可能没真正离开过?
林点头:要是她隐瞒身份潜伏回来——那这事就大了。
我们调出当时 601 室的宿舍门禁打卡数据。奇怪的是,自罗芷彤退宿后,
601 的门禁记录中打卡次数一直是四人份。每晚进出四人,从无变化。
但从 2023 年 3 月起,
记录中出现了一组异常数据:有一张校园卡原登记为食堂服务人员
不定期于夜间 23 点后进入 6 栋,凌晨 2 点左右离开。
卡号编号和照片——正是罗芷彤本人。也就是说:她换了身份,以其他名义出现在宿舍楼。
问题是——她回来干什么?02我们找到了校内档案室那份尘封的申请书,是她的休学表
。打印纸泛黄,签名明显仓促,但申请理由中写着一句:因母亲突发精神类疾病,
需返乡照料。这句话让我们注意到一个细节。我们调出她当时的心理测评表,
最后一项打分异常偏高:对陌生人的持续警惕评分:9/10。还有一栏,
隐蔽地被勾选了是否有幻听或幻视经历。她的笔迹圈住了偶尔。
我们走访了她曾所在的社团——文艺部摄影组。指导老师印象很模糊,只说她沉默寡言,
镜头很干净。但有位学姐记得:她总是拍宿舍楼。还有走廊、人影、窗户。
有一次她拍我洗头,我吓了一跳,她还说『想看看人低头的时候像不像自己』。
我们查到她当时上传社团云盘的一张照片。我把照片打印出来,越看越觉得不对。
林启东低声说:你发现没有?画面中心是她自己——她站在 601 寝室的窗前,
但镜头是从楼对面拍的。而她手上也举着一台相机。什么意思?
就是——那张照片里同时出现了两个她。03我立刻返回 601 宿舍。
这次我没有敲门,而是直接刷门卡进去。三个女孩一脸诧异。再问你们一次,我说,
你们,确定这间宿舍过去没有住过第五个人?三人都摇头。
我指着其中一个储物柜:这个柜子,原来是谁用的?李沁说:没人用,空着的。
我打开,果然是空的。几乎没有灰尘。但柜底有一块明显被抹过的胶带痕迹。
我掏出紫光手电,扫了几下。墙板上浮现出一行字:你们是不是都忘了我?墨迹模糊,
像是用水性笔写的,然后被刻意擦掉。我转身:这是你们写的吗?
江荔小声说:没有……真的没有。那你们有没有见过她回来?三人表情愈发恐惧。
宋雯雯忽然脱口而出:我以为她是你们朋友……我盯住她:谁?
有时候夜里……我看见有个女孩在阳台上站着,穿着白 T 恤,背影很瘦。
我以为是江荔。但她回头我才知道,不是……你见过她的脸?
她咽了口唾沫:没有……她一直没转过头。我心里一凉。我越来越怀疑,所谓的失踪
并不是从现在开始。而是在一年前,她就已经回来了,只是没人敢承认她存在。
她——可能就在这寝室里住了很久。只不过,从来没人认真看过她的脸。
04就在我们准备调查当年罗芷彤是否还活着时,殡仪馆传来消息。
值班室报案:三天前深夜,有人将一只无标签骨灰盒放在了门口。盒内骨灰无法溯源,
但有一块半焦熔化的学生证,隐约可辨出罗字。而标签盒上,
有一句字条:请别再找她了,她已经得到了最安静的寝室。我开始怀疑,我们要找的,
并不是高颖。而是另一个人——一个在大家的记忆里消失了、但从未离开过的人。
她是不是,还在寝室里?或者说——她一直从未离开。第三章:她坐在阳台,
不肯回头看你约 3600 字人的记忆不是录像带,它会自己修剪和拼接,
尤其是在你不想记住的时候。有些人不是失踪了,而是你亲手从记忆里删掉了她。
01夜里十一点,我临时借调住进了 601 宿舍隔壁的空寝室,墙薄得像纸。
我们想观察她们的状态,也想看看是否她真的还在。凌晨两点三十分,我听到了脚步声。
不是穿拖鞋的声音,而是赤脚在瓷砖上缓慢挪动的那种贴地音。我立刻起身开门,
走廊里没有人,连宿管的探头也没亮。我走到 601 寝门外,轻轻靠近。房间很安静,
窗帘没拉。我借着对楼传来的光,看到一个剪影:阳台上站着一个人,瘦削、背影笔直,
头发披散,正对着夜色发呆。她没有回头。我不确定是她们仨中的谁。但那一刻,
我本能地觉得:是她。02我们开始重新查阅 601 这间宿舍的生活记录。不出所料,
自 2023 年春季学期以来,宿舍用水量与用电量,
都比正常四人宿舍高出约 1.3 人份。洗澡记录显示——每天深夜两点以后,
还有人刷卡使用热水器。而洗衣房的门禁记录也有异动。她们仨都说,自己是白天洗衣服的。
那,凌晨那个使用者是谁?我们调了宿舍楼的热水卡系统备份,
发现了一张卡号结尾为6784的匿名用户,反复在深夜时段启用热水。
追溯该卡发行记录,注册时间是 2022 年 8 月——即罗芷彤入学那年。
我脑子开始浮现一个更阴冷的设想:一个被赶出宿舍的人,悄无声息地回来,
住在原来的床位,躲在夜色最深的时段活动,甚至学会了如何让人习惯
她的存在……那不是幽灵。那是一个选择被遗忘的人。我去找了楼下的宿管阿姨。
她起初支支吾吾,但在我亮出身份并调取门禁后,
终于承认了一件事:有一次我夜里去查水电,看到 601 阳台站着个人,
披着外套、头发很长。我喊了一句,她没应,就转身走了。你有报备吗?没有。
我后来问了江荔,她说那是她自己。我就……没当回事。她顿了顿,又说:还有人反映,
说那间宿舍阳台有时候会有低语声,好像在背什么词。我心里突然一震。
03我回忆起开案第一天,在高颖床头看到的那本《现代新闻写作》。当时以为是她的教材,
现在再看,书页里夹着一张便签:句式太平淡,要变调,不然他们会觉得你没用。
我让林启东对笔迹进行比对。结果令人震惊:那张便签的笔迹,
与我们先前找到的那张便利贴写着她已经不存在了的笔迹一致。而那张便利贴,
被贴在高颖学生证上——也就是被丢弃在殡仪馆骨灰盒上的那张证件。
我意识到——这整件事,有人在设计一场身份替换实验。不,不是实验。是复仇。
04我们找到了一段楼梯口的监控死角视频,是一位心理学院男生提供的。
他说:我和她聊过天。就在这块楼梯转角。她当时没什么表情,只问了我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他低头,缓缓说道:如果有一个人,大家都忘了她,
那她是不是可以随便变成谁?我们调取视频。她穿着宽大的白 T 恤,戴着口罩,
眼神如水般空白。男生试图靠近时,她退后了一步。然后转身下楼,像是融化在阴影里。
我们找到了她存放的旧寝室物品。宿舍地库角落,有一箱无主快递。
里面是一张贴着罗芷彤字样的快递盒,盒子封口已被人打开过,
但内部留下几样东西:一本写满模拟采访稿的笔记本。一件印着新闻传播学院
LOGO 的灰色连帽卫衣。一瓶过期的退烧药。一张拍立得照片:四个女生坐在阳台,
其中一个人的脸被划掉。笔记本扉页,有一段话:她们说我太安静,说我太奇怪,
说我阴森,说我没存在感。那我就给你们一个印象最深的『存在』。我们开始怀疑,
高颖——可能并不是真正的高颖。她,是谁?她,从什么时候起,住进了这间宿舍?
从什么时候起,她们默认她本来就在了?当晚,我再次返回 601 宿舍。
我站在门口,听见屋内传来一个女孩轻轻的自语:我不是她。我只是换了个名字活下来了。
第二天早上,江荔失踪了。第四章:一个人替另一个人死了,
而另一个人还在活着有些人不是真的消失了。只是从别人的生活里,被挤了出去。然后,
她回来,住在你的床上,吃你的饭,穿你的衣服,慢慢变成你。最后——你就不见了。
01江荔失踪的消息来得很突然。她并没有离校打卡记录,行李未动,床铺整理得整整齐齐,
甚至连杯子都留在了盥洗台。我们问另外两名室友——宋雯雯和李沁。
她们异口同声地说:昨晚还在的,早上醒来就不见了。一模一样的话。像是排练过的。
我走进宿舍,江荔的床上放着一本翻开的《刑法总论》。我随手翻了下,
里面夹着一张手写便签:如果你消失了两天,没有人找你,说明你不重要。
如果你消失了两周,还没人发现你,说明你从未存在。落款,
还是那种清冷的、带着断笔收尾的笔迹。不是江荔的字。而是,我们在罗芷彤
网友评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