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年,七岁的陈孤鸿,小脸洋溢着孩童特有的纯真与好奇,蹦蹦跳跳地跟在师父身后,穿梭于滇南这片神秘而广袤的山林间。
师徒二人此行的目的,是采集一些珍稀草药。
师父是远近闻名的医者,医术精湛,常带着小陈孤鸿辨认各种草药,传授他医道知识。
山林中,阳光透过茂密的枝叶洒下,形成一片片光斑。
陈孤鸿时而停下脚步,好奇地观察着路边的野花野草,时而又兴奋地指着远处的飞鸟。
师父则在一旁耐心地讲解着各种草药的特性和用途,那温和的声音仿佛山间的溪流,滋润着陈孤鸿的心田。
不知不觉,夜幕降临,墨色的天空中繁星闪烁。
师徒二人在山中迷失了方向,误打误撞来到了一个名为“赶尸村”的地方。
村子被一层神秘的氛围所笼罩,寂静得有些诡异。
月光如水,洒在蜿蜒的村道上,给整个村子披上了一层银纱。
突然,一阵阴森的铃铛声打破了夜的寂静。
陈孤鸿心中一惊,下意识地紧紧拉住师父的衣角。
只见,在月光下,十二具尸体摇摇晃晃地前行,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
领头的“赶尸匠”身披黑色长袍,头戴斗笠,看不清面容,口中念念有词:“魂兮归来——”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回荡,透着说不出的诡异。
小陈孤鸿吓得浑身发抖,往师父身后躲去。
周围的村民见状,纷纷说道:“这是送亡魂的‘鬼道’,能让客死他乡的灵魂回到故乡。”
师父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怀疑。
他缓缓走上前,不顾众人的阻拦,一把掀开了其中一具女尸的盖布。
陈孤鸿好奇地探出头,只见女尸的脖颈处,有一个醒目的青蚨堂标记。
师父脸色一变,低声对陈孤鸿说道:“鸿儿,他们不是送魂,这是运货。
这些人打着送魂的幌子,背地里不知道在做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
陈孤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心中对这个神秘的青蚨堂充满了疑惑和恐惧。
夜深了,村子里一片死寂。
陈孤鸿和师父在村子里找了间破旧的屋子暂且休息。
然而,平静并未持续太久。
午夜时分,一阵喊杀声打破了夜的宁静。
一群蒙面人如鬼魅般潜入村子,见人就杀,整个村子瞬间陷入了一片火海。
师父听到动静,立刻惊醒,他意识到危险来临,迅速将陈孤鸿护在身后。
师父手持一把长剑,与蒙面人展开了殊死搏斗。
月光下,剑影闪烁,鲜血飞溅。
师父虽然武艺高强,但无奈寡不敌众,渐渐落了下风。
陈孤鸿躲在角落里,惊恐地看着这一切,泪水模糊了双眼。
就在师父快要支撑不住的时候,他趁乱塞给陈孤鸿半块虎符,气喘吁吁地说道:“鸿儿,去东北找‘长白山老猎户’,他会告诉你……”话未说完,一把桃木剑从背后刺来,穿透了师父的胸膛。
那桃木剑,正是“鬼道”镇村之宝。
师父缓缓倒下,眼神中充满了不甘和对陈孤鸿的担忧。
陈孤鸿扑到师父身边,痛哭流涕。
他看着师父渐渐闭上双眼,心中充满了仇恨和恐惧。
那一刻,他幼小的心灵被深深震撼,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找到真相,为师父报仇。
这场灾难,如同一场噩梦,深深烙印在陈孤鸿的心中。
但同时,也在他那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仇恨与正义的种子。
他懵懂地觉得,世间存在着邪恶,而这些邪恶需要有人去对抗。
在他心中,侠义或许就是像师父那样,不顾一切地保护弱者,勇敢地对抗邪恶。
从那以后,陈孤鸿带着半块虎符,开始了他孤独而又坚定的成长之路。
他西处漂泊,努力学习各种武艺和知识,只为有朝一日能够揭开青蚨堂的真面目,让那些作恶多端的人受到应有的惩罚。
每一次面对困难和挫折,他都会想起师父临终前的眼神,想起那个充满血腥与恐惧的夜晚。
那仇恨与正义的种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逐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支撑着他在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多年后,当陈孤鸿回忆起这段往事,心中的波澜依旧难以平息。
那个在月光下充满恐惧与无助的七岁少年,己经成长为一个坚毅勇敢的青年,但那段痛苦的经历,始终是他心中无法抹去的伤痛,也是他不断追寻正义的动力源泉。
他知道,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满未知和危险,但他毫不畏惧,因为他心中的侠义之火,从未熄灭。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