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小说连载
男生生活《弦外之女男女主角分别是北伯晓作者“北伯”创作的一部优秀作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剧情简介:晓阳是著名作者北伯成名小说作品《弦外之女》中的主人这部作品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简短的语句就能渲染出紧张的气那么晓阳的结局如何我们继续往下看“弦外之女”
主角:北伯,晓阳 更新:2025-11-11 04:10:24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程晓阳的手指在钢琴键上飞舞,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的旋律如暴风雨般从琴箱中倾泻而出。
琴房外已经聚集了几个低年级的学生,他们透过门上的小窗,
带着敬畏的神情注视着这位学院公认的天才。最后一个和弦落下,
晓阳的双手悬停在键盘上方几厘米处,像两只疲惫的鸟儿终于找到了栖息之地。
他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后背的衬衫已经湿透,紧贴在皮肤上。三个小时了,
从午饭后他就一直关在这个狭小的琴房里,重复练习着同一首曲子。"还不够完美。
"他低声自语,声音沙哑。窗外初夏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地板上投下条纹状的影子,
提醒着他时间的流逝。国际青年钢琴家大赛的初选视频提交截止日期就在三天后,
而他始终无法满意自己的表现。晓阳抬起手腕看了看表——下午四点二十分。
父亲会在六点准时打电话来询问今天的练习情况。
他还有一小时四十分钟可以继续打磨这首曲子。正当他准备再次开始时,
琴房的门被轻轻推开。晓阳皱眉转头,看到一个陌生的女孩站在门口,怀里抱着一把小提琴。
"对不起,我不知道这里有人。"女孩的声音清脆,像夏日里的一缕凉风,
"我预约了这个琴房四点十五分开始使用。"晓阳这才想起自己确实超时了。
学院规定每个学生每天最多只能预约琴房三小时,
但他常常通过各种方式"借用"别人的预约时间。大多数同学都对他的天才之名有所耳闻,
会默许他的霸道行为。"我需要再练一会儿。"晓阳简短地说,转回身去准备继续弹奏。
女孩却没有离开的意思。她走进琴房,顺手关上门,把小提琴盒放在一旁的椅子上。
"我听过你的演奏,"她说,"去年学院的新年音乐会,你弹的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
"晓阳的手指停在键盘上方,没有回头。那场演出他获得了全场起立鼓掌,
连院长都亲自到后台祝贺。但父亲只说了一句:"第二乐章的速度处理还是太保守了。
""我叫苏雨晴,小提琴专业,大三。"女孩继续说道,似乎不介意晓阳的冷淡,
"你是程晓阳,对吧?钢琴系的天才学生。"晓阳终于转过身来,
第一次认真打量这个不速之客。苏雨晴有着一头微卷的短发,在脑后随意扎成一个小揪,
几缕不听话的发丝垂在耳边。她的眼睛很大,眼神清澈而直接,
没有其他同学面对他时那种小心翼翼的敬畏。"我需要这个琴房。"晓阳重复道,
语气比刚才软了一些。雨晴歪着头看他:"校规规定每人每天最多三小时。你已经超时了。
"她顿了顿,"不过,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共用。我练小提琴不会打扰你弹钢琴,
反正音高不同。"晓阳愣住了。在音乐学院,琴房是稀缺资源,很少有人会主动提出分享。
更何况是对他这样的"明星学生"——大多数人要么对他敬而远之,要么刻意讨好。
"随你便。"最终他这么回答,转回去继续弹琴。雨晴笑了笑,取出她的小提琴,
站到琴房的角落里。当晓阳再次开始弹奏《热情奏鸣曲》时,
一段悠扬的小提琴旋律突然加入进来。不是原曲的配乐,而是雨晴即兴创作的对应旋律,
完美地契合了钢琴的节奏与情感。晓阳的手指几乎僵住了。他从小接受严格的古典音乐训练,
父亲严禁他接触任何即兴或改编的演奏方式。这种突如其来的"合奏"让他措手不及。
"别停啊,"雨晴说,琴弓在弦上轻轻滑动,"你的演奏太精确了,像一台完美的机器。
音乐不该只是这样。"晓阳感到一阵恼怒,但更多的是困惑。精确有什么不好?父亲常说,
一个音符的错误就可能毁掉整场演出。他从小就被训练追求完美无缺的技巧。然而,
当雨晴的小提琴声再次响起时,晓阳发现自己不由自主地跟上了她的节奏。
他们的音乐奇妙地融合在一起,钢琴的严谨与小提琴的自由形成鲜明对比却又和谐共存。
就这样,他们一起演奏了近半小时,
直到晓阳的手机闹钟响起——父亲每日查岗前的十五分钟提醒。"我得走了。
"晓阳突然站起来,合上琴盖。他感到一种奇怪的失落感,
好像刚刚经历了一场不该发生的冒险。雨晴放下小提琴,微笑着说:"明天同样的时间?
我们可以试试莫扎特的K.304,我有个有趣的改编想法。"晓阳没有回答,
匆匆收拾乐谱离开琴房。走廊里,他的心跳仍然比平时快,手指微微颤抖,不是因为疲劳,
而是因为一种他从未体验过的兴奋。六点整,父亲的电话准时打来。"今天的练习怎么样?
"程志强的声音通过话筒传来,永远那么严肃而克制。"还好。"晓阳站在宿舍窗前,
望着远处音乐厅的尖顶,"我完成了《热情奏鸣曲》的整套练习。""视频录了吗?
""录了前两个乐章,明天再录第三乐章。"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晓阳,
"父亲的声音突然变得柔和,这是罕见的,"你知道这次比赛有多重要。
获胜者将得到与柏林爱乐乐团合作的机会,还有欧洲巡演。""我知道,爸爸。
""你母亲如果还在,一定会为你骄傲。"晓阳握紧了手机。母亲在他十岁时因病去世,
从此父亲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培养他成为钢琴家上。有时候晓阳觉得,父亲不是在培养儿子,
而是在重塑自己中断的音乐生涯。"我不会让你失望的。"晓阳轻声说。挂断电话后,
晓阳打开电脑,调出今天录制的练习视频。屏幕上,他的演奏无可挑剔,
每个音符都准确无误,力度和速度控制完美。但看着自己机械般的动作和面无表情的脸,
他突然想起了苏雨晴的话:"你的演奏太精确了,像一台完美的机器。"第二天下午,
晓阳提前二十分钟来到了琴房。他告诉自己只是想确保有足够的时间练习,
而不是在等那个小提琴手。然而当时钟指向四点十五分,门被准时推开时,
他感到一阵莫名的雀跃。"你果然来了。"雨晴笑着走进来,今天她穿了一件鲜红色的T恤,
衬得肤色更加白皙,"我以为天才钢琴家不会记得与小人物的小约定。
"晓阳发现自己竟然微笑了:"我好奇你说的莫扎特改编是什么样子。"接下来的两周,
每天下午四点十五分到六点成了晓阳一天中最期待的时间。起初他们只是各自练习,
偶尔合奏一些经典曲目。渐渐地,雨晴开始教晓阳如何即兴创作,如何打破规则表达情感。
而晓阳则帮助雨晴完善她的技巧,指出音准和节奏上的细微问题。"你为什么选择小提琴?
"一天,当他们休息时,晓阳问道。雨晴靠在窗边,
阳光在她的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因为我七岁时在街头看到一个流浪艺人拉小提琴,
那声音直接击中了我的心。不像你们这些'音乐世家'的孩子,"她做了个引号的手势,
"我是半路出家,高中才开始正式学习。"晓阳惊讶地看着她:"那你怎么考进这所学院的?
""拼命练习,加上一点运气。"雨晴耸耸肩,"我的老师说我'有天赋但缺乏纪律',
所以只能进普通班,不是精英班。"她转向晓阳,"你呢?肯定是从小就被当作天才培养吧?
"晓阳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我父亲是程志强。"雨晴倒吸一口气:"那个程志强?
二十年前因车祸中断职业生涯的钢琴家?"晓阳点点头。父亲的悲剧是家中从不谈论的话题,
但整个音乐界都知道——程志强,被誉为"东方李斯特"的天才钢琴家,
在事业巅峰期遭遇车祸,右手严重受伤,再也无法进行专业演奏。
"所以他把自己未完成的梦想都寄托在你身上了。"雨晴轻声说,这不是问句。
晓阳没有回答,但沉默已经说明了一切。那天晚上,父亲打来电话时,晓阳第一次撒了谎。
"我今天练习了七个小时,"他说,眼睛盯着桌上与母亲的合影,
"录完了比赛视频的所有部分。""很好。"父亲的声音透着满意,"明天把视频发给我,
我找几个老朋友看看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挂断电话后,晓阳感到一阵强烈的愧疚。
从小到大,他从未对父亲说过谎,也从未违背过父亲的任何要求。钢琴是他的生活,
是他的全部,至少他一直这么认为——直到遇见苏雨晴和她那把自由奔放的小提琴。第二天,
晓阳收到了国际青年钢琴家大赛的初选通过通知。同一时间,雨晴兴奋地告诉他,
她和一个朋友组的小乐队被选中在一个小型音乐节上表演。"下周六,
在城市另一端的艺术区。"雨晴眼睛发亮,"你要不要来看?我们准备了几首原创曲目,
还有一些经典摇滚的改编。"晓阳的第一反应是拒绝。周六是他雷打不动的练习日,
父亲会亲自通过视频监督他练习。但看着雨晴期待的表情,他鬼使神差地说:"我试试。
"周六早晨,晓阳告诉父亲学院组织了一场大师课,他必须参加。
这个谎言比之前的更加大胆,他能感觉到自己的声音在颤抖。"什么大师课这么重要?
"父亲皱眉,"比赛只剩一个月了。""是安德拉斯·席夫的,"晓阳脱口而出,
随机选了一个著名钢琴家的名字,"院长特别安排的。"电话那头沉默良久。"去吧,
"父亲最终说,"但晚上回来要补上练习时间。"艺术区的氛围与音乐学院截然不同。
破旧的厂房被改造成表演空间,墙上涂满鲜艳的 graffiti,年轻人穿着奇装异服,
空气中弥漫着啤酒和香烟的味道。晓阳感到格格不入,
他的白衬衫和西裤在这里显得过于正式。雨晴的乐队叫"弦外之音",除了她的小提琴,
还有电吉他、贝斯和鼓。当他们开始演奏时,
晓阳震惊地发现这完全不是他想象中的古典与流行的简单融合。雨晴的小提琴时而如泣如诉,
时而狂野不羁,与传统摇滚乐器碰撞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声音。
最让晓阳惊讶的是雨晴在舞台上的样子——完全放松,随着音乐摇摆,时不时与观众互动,
脸上洋溢着纯粹的快乐。这与他在音乐厅看到的严肃演奏者截然不同,
也与他自己在钢琴前的状态天差地别。演出结束后,雨晴拉着晓阳去见她的朋友们。
"这是程晓阳,音乐学院的钢琴天才!"她兴奋地介绍。晓阳尴尬地点头,
感觉自己像个闯入别人领地的外来者。"所以你就是那个每天霸占琴房四小时的家伙?
"吉他手马克笑着问,"雨晴说你弹琴像机器人一样精确。"晓阳的脸一下子红了。
雨晴赶紧打圆场:"但他的精确度配上我的疯狂,效果惊人!
你们应该听听我们合奏的莫扎特。"那天晚上,晓阳回到宿舍时已经接近午夜。
他轻手轻脚地进门,生怕吵醒室友,却发现父亲坐在他的书桌前,脸色阴沉如铁。"大师课?
"父亲冷冷地问,举起手机,屏幕上显示着一张照片——晓阳在艺术区音乐节上,
站在舞台旁边为雨晴的乐队鼓掌。晓阳的心脏几乎停止跳动。
他不知道父亲是怎么得到这张照片的,也许是某个认识他的音乐学院学生拍的。
此刻解释已经毫无意义,谎言被赤裸裸地揭穿了。"这是什么?"父亲指着照片,
声音因愤怒而颤抖,"这就是你放弃练习去参加的活动?这些...这些噪音?
""那不是噪音,爸爸。"晓阳鼓起勇气反驳,"那是另一种音乐表达方式。那个小提琴手,
苏雨晴,她很有才华...""苏雨晴?"父亲打断他,
"就是那个每天占用你练习时间的女孩?我打听过了,她在系里成绩平平,
整天搞些不务正业的音乐实验。"他站起身,居高临下地看着儿子,"从现在开始,
你不准再和她有任何接触。你的全部精力必须放在比赛上。
"晓阳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愤怒在胸中燃烧:"她让我看到了音乐的不同可能性!爸爸,
你有没有想过,也许我不想像你一样,一辈子只做一个精确的演奏机器?"话一出口,
晓阳就后悔了。父亲的脸色变得惨白,右手不自觉地抽搐了一下——那是车祸留下的后遗症,
每当他情绪激动时就会这样。"机器?"父亲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你认为我培养你是为了制造一个机器?"他慢慢抬起那只受过伤的手,
"你知道我付出了什么代价吗?你知道为了让你有今天的机会,我放弃了多少吗?
"晓阳低下头,愧疚感如潮水般涌来。父亲为了培养他,拒绝了所有教学邀请,
靠早年积攒的积蓄和母亲留下的保险金生活。
他们的公寓堆满了各种音乐理论和钢琴技巧的书籍,
墙上挂满了父亲年轻时演出的海报——那是另一个世界,父亲永远无法回去的世界。
"对不起,爸爸。"晓阳最终说道,声音哽咽。父亲长叹一口气,
脸上的愤怒被疲惫取代:"比赛前这一个月,我要你断绝一切干扰。包括那个女孩,
包括任何与比赛无关的活动。"他转身向门口走去,"我明天开始会每天来学院监督你练习。
"门关上后,晓阳瘫坐在床上,感到自己被撕裂成两半。一边是父亲和传统钢琴道路,
一边是雨晴和她代表的自由与创新。他拿出手机,
看到雨晴发来的几条信息和几张音乐节的照片。最后一条写着:"今天你来了,
对我意义重大。下周我们还有演出,你会来吗?"晓阳的手指悬停在屏幕上良久,
最终只回复了一个简单的笑脸表情。他没有勇气告诉雨晴真相,也没有勇气违抗父亲的命令。
接下来的日子如同回到遇见雨晴之前——每天十小时的机械练习,父亲的严格监督,
对每个音符、每个手势的苛求。唯一不同的是,
现在晓阳的脑海中总会浮现雨晴拉小提琴时自由奔放的样子,
以及她说过的话:"音乐不该只是精确,它还应该是活着的,呼吸着的。
"比赛的日子越来越近,晓阳的演奏技巧确实达到了新的高度。
父亲的老朋友们听了他的排练后,纷纷表示他有很大胜算。但夜深人静时,
晓阳会偷偷戴上耳机,听雨晴发给他的几段他们曾经一起即兴演奏的录音。
那些不完美但充满生命力的旋律,比任何精确的演奏都更能触动他的心。决赛前一周,
晓阳在去琴房的路上偶遇了雨晴。这是他几周来第一次面对面见到她,她瘦了一些,
眼睛下的黑眼圈显示她也没怎么休息好。"嘿,陌生人。"雨晴勉强笑了笑,
"准备得怎么样了?"晓阳不知该说什么。他想道歉,想解释,但所有话都卡在喉咙里。
最终他只是点点头:"还行。"雨晴盯着他看了几秒,
然后从包里拿出一张CD:"这是我们乐队录的小样,
里面有我们那天在琴房即兴创作的旋律,我把它发展成了一首完整的曲子。"她犹豫了一下,
"叫《禁锢的灵魂》。"晓阳接过CD,感到一阵心痛。雨晴转身要走时,
他突然叫住她:"比赛结束后...我们能谈谈吗?"雨晴回头,
眼中闪过一丝希望:"当然。祝你好运,天才。"她顿了顿,"无论结果如何,
记住音乐不只是比赛和技巧。"决赛当天,音乐厅座无虚席。
阳选择了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协奏曲No.2》作为参赛曲目——这首曲子技术难度极高,
情感表达丰富,是展示钢琴家全面能力的绝佳选择。走上舞台时,晓阳的目光扫过观众席,
看到父亲坐在前排中央,脸上是罕见的紧张表情。他突然想起小时候第一次参加比赛,
母亲还活着,坐在父亲旁边,对他温柔地微笑。那天他弹错了几个音符,下场后哭了,
母亲却抱着他说:"重要的是你享受音乐的过程,而不是几个音符的对错。"深呼吸后,
晓阳的手指落在琴键上。前几个小节完美无缺,技术上的精确无懈可击。
但当他进入第二乐章时,脑海中突然浮现雨晴的话:"让你的心引导手指,而不是反过来。
"奇迹般地,晓阳感到某种束缚被打破了。他的演奏依然精确,
但多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和情感深度。评委们交换着惊讶的眼神,
观众席上有人开始悄悄擦拭眼泪。最后一个音符消散在空气中,全场起立鼓掌,
掌声经久不息。晓阳站起身鞠躬,看到父亲站在观众席中,
脸上是老泪纵横的复杂表情——骄傲、欣慰,还有某种晓阳从未见过的释然。成绩公布,
晓阳获得了第一名。颁奖仪式后,记者们围着他采访,问他成功的秘诀,未来的计划。
父亲站在不远处,被他的老朋友们祝贺着。"程先生,"一位记者问道,
"你父亲是著名钢琴家程志强,这是否意味着你从小就被培养走这条道路?
你从未想过选择其他生活方式吗?"晓阳看向父亲,发现他也正看着自己,
眼神中带着某种期待和恐惧。这一刻,
晓阳突然明白了父亲这些年的矛盾——既希望儿子继承自己的音乐梦想,
又害怕这成为儿子的枷锁。"音乐是我的选择,"晓阳缓慢而坚定地回答,
"但音乐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种。未来我想探索更多可能性,也许不仅仅是古典钢琴。
"他直视父亲的眼睛,"我相信真正的音乐家应该找到自己的声音,而不是重复别人的道路。
网友评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