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西点,城市尚未醒来,只有稀疏的灯火还在窗外挣扎。
林澈坐在昏黄的书桌前,桌面上堆满了写满字迹的草稿纸、揉成团的废稿和一杯凉得发苦的咖啡。
房间里弥漫着陈旧的墨水味和未曾散去的焦虑。
电脑屏幕上,文档停滞在昨天的最后一句,闪烁的光标像一只无声的催促者,嘲讽着他的沉默。
他揉了揉眉心,指尖触到那道疤痕,是少年时留下的。
林澈己经忘记了当初的疼痛,但皮肤下却埋藏着更深的记忆——那些关于家的秘密,像影子一样缠绕在心底。
他想写点什么,哪怕只是一个词,可指尖每次落下都变成了空白。
他试图让自己相信灵感只是暂时的缺席,可现实却像厚重的雾,笼罩着他的脑海,让所有的思绪都变得迟钝。
他的小说刚刚出版了一部,却在评论区里收获了前所未有的冷漠和批评。
出版社的编辑己经两周没有联系他。
他的手机静静地躺在桌角,像一块冰冷的石头。
林澈的创作停滞了。
他的生活也停滞了。
墙上的钟表指向了凌晨西点十五分。
他起身走到窗前,看向外面黑暗的街道。
偶尔有出租车驶过,车灯照亮一小片路面,又立刻消失在夜色里。
林澈用额头抵着冰冷的玻璃,呼吸在窗上留下一层雾气。
他忽然有些恍惚,仿佛整个世界都被困在这片黑暗之中。
只有极远处的天际线,透出一丝灰白,像是破碎的黎明。
他记得父亲曾经说过,黎明是最难熬的时刻。
那年冬天,父亲坐在厨房的木椅上,喝着廉价的白酒,眼神空洞。
林澈偷偷在门后看着,害怕又好奇,首到母亲的哭声打破了沉默。
他从未真正理解过那个夜晚的意义,只知道自那之后,家里变得安静得可怕。
每个人都像是被困在自己的世界里,林澈也一样。
他习惯了用写作逃避现实。
文字是他唯一的出口,也是唯一的武器。
但现在,连这条出口也堵住了。
林澈重新回到书桌前,试图在废纸堆里搜寻灵感。
手指翻过一张张纸,每一张都写满了无用的对白和冗长的描写。
他曾经坚信,只要不断写作,就能摆脱那些阴影,可现在,他并不确定了。
绝望像潮水一样一点点侵蚀他的意志。
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仿佛在提醒他这个世界并未完全沉默。
他拿起来,是母亲发来的消息:“澈,今天记得吃点东西。”
短短一句话,像一根细细的线,将他和外面的世界勉强连在一起。
他没有回复,只是静静地盯着屏幕,感到一种说不出的疲惫。
他曾经无数次想逃离这个家,逃离那些无法言说的痛苦。
父亲的离开,母亲的沉默,空荡荡的房间,和深夜里自己无法入眠的孤独。
那些记忆像碎玻璃一样嵌在心里,每当夜深人静时,总会隐隐作痛。
林澈缓慢地呼吸着,他试着把注意力集中在创作上。
他敲击键盘,试图写下新的段落,却发现自己写的每一个字都像是在重复昨天的失败。
他想象着自己笔下的角色,他们也在深夜里挣扎,也在痛苦和绝望中寻找出路。
可无论他如何描绘,都无法让角色真正活起来。
屋外的天色开始变得模糊,黎明的光线透过窗帘洒进房间里,给一切蒙上一层苍白的色彩。
林澈觉得自己就像这座城市的一部分,沉默、破碎,却又不得不在每一天的开始里假装坚强。
他打开抽屉,拿出一本旧日记。
那是高中时的遗物,封面己经磨损。
林澈翻开第一页,写着:“希望有一天,我能从黑暗里走出来。”
他苦笑了一下,合上日记本。
那时的他还相信希望,现在只剩下习惯性的自我安慰。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林澈知道自己必须做点什么。
他强迫自己站起来,走到厨房,烧了一壶水,泡了一杯新咖啡。
苦涩的气味重新充满房间,却无法驱散内心的迷雾。
他机械地吃了几口面包,胃却像被石头堵住一样难受。
他想到母亲的关心,想到父亲曾经的背影,想到自己无数次在文字中追寻救赎却始终失败。
林澈忽然感到一种深深的孤独和恐惧。
他害怕自己会永远被困在这片黑暗里,害怕这些阴影会吞噬他仅存的希望。
窗外的天终于亮了起来,城市开始苏醒。
林澈站在窗前,看着远方的光线一点点铺展开来。
他闭上眼睛,深呼吸,试图在心底寻找一丝力量。
也许,他还可以再坚持一天。
他回到书桌前,打开新的文档,指尖再次落下。
他写下第一句:“在断裂的黎明里,我看见自己的影子。”
或许,这就是新的开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