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凉书阁 > 其它小说 > 都市微光表嫂停手啊,我们不能这样
其它小说连载
青春虐恋《都市微光表嫂停手我们不能这样由网络作家“万古仙帝1314”所男女主角分别是佚名佚纯净无弹窗版故事内跟随小编一起来阅读吧!详情介绍:本书《都市微光---表嫂停手我们不能这样》的主角是万古仙帝1314,属于青春虐恋,大女主,姐弟恋,爽文,白月光类出自作家“万古仙帝1314”之情节紧引人入本站TXT全欢迎阅读!本书共计131951章更新日期为2025-10-19 14:57:21。该作品目前在本完小说详情介绍:都市微光---表嫂停手我们不能这样
主角:佚名 更新:2025-10-19 15:54:59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1 第一章:无声的围城下午四点的阳光斜斜切过落地窗,
在浅灰色的羊绒地毯上投下一道细长的光痕。苏晚坐在沙发上,指尖悬在手机屏幕上方,
对话框里还停留在三小时前丈夫周明远发来的消息——一张异国写字楼的玻璃幕墙照片,
配文“今日加班,勿等”。她盯着那行字看了半分钟,最终还是按灭了屏幕,
没像往常那样回复“注意身体”。公寓是三年前周明远选的,位于市中心CBD顶层,
站在阳台能俯瞰大半个城市的天际线。装修是时下最流行的极简风,
米白色大理石茶几上摆着意大利手工花瓶,里面插着上周花艺师送来的白色郁金香,
花瓣边缘已经开始发卷,像被抽走了生气。墙上挂着一幅抽象画,
是苏晚去年策展时留下的藏品,色块碰撞得张扬,可此刻在空旷的客厅里,
倒显得有些孤零零的。她起身走到厨房,打开双开门冰箱。里面塞满了进口食材,
是钟点工阿姨每周采购的,可大多数都原封不动地放着。苏晚拿出一瓶气泡水,
倒在高脚杯里,气泡滋滋往上冒,却没驱散空气里的安静。结婚五年,
周明远在海外分公司待了四年,最初她还会算着时差等他的视频电话,
后来渐渐习惯了深夜里只有自己的呼吸声,
习惯了两人的交流变成“收到”“好的”“知道了”这类毫无温度的短句。手机忽然震动,
是婆婆发来的语音,语气带着不容拒绝的熟稔:“小晚啊,明远他表弟林屿今天从英国回来,
下午五点半的高铁,你去接一下。他暂时住你们隔壁那套空房,明远托你多照应着点。
”苏晚皱了皱眉。隔壁那套房子是周家早年买的,一直空置着,她只在收物业费时去过一次,
里面落满了灰尘。她本想找借口推掉——晚上还要改画展的策展方案,
可婆婆的语气里满是理所当然,她终究还是应了声“好”。换衣服时,
苏晚在衣帽间里犹豫了很久。衣柜里挂满了高定套装和真丝衬衫,都是周明远出差时买的,
价格不菲,却很少有她真心喜欢的。最后她选了一件米白色针织衫和卡其色半身裙,
搭配一双平底鞋——高铁站人多,穿高跟鞋不方便。镜子里的女人眉眼精致,皮肤白皙,
32岁的年纪,岁月似乎格外优待她,只是眼底藏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倦意。
开车去高铁站的路上,秋风吹得路边的梧桐叶沙沙作响,卷起几片落在车窗上。
苏晚打开收音机,里面在播放一首老歌,旋律温柔,歌词里唱着“从前车马慢,
一生只够爱一人”。她忽然想起25岁那年,自己刚入行做策展助理,
每天踩着帆布鞋跑遍城市的大小画廊,累得坐在路边吃煎饼果子,却觉得未来充满了希望。
也是在那一年,她遇见了周明远,他西装革履,递来一张名片,说“你的策展理念很特别”。
那时的他,眼里有光,会记得她不吃香菜,会在她加班时送来热咖啡。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
那些温柔都被时间和距离磨平了。高铁站里人潮涌动,广播里循环播放着列车到站的通知。
苏晚站在出站口,拿出手机确认婆婆发的林屿的照片——照片是几年前拍的,少年穿着校服,
眉眼青涩。她抬眼望去,人流中忽然闪过一个高挑的身影,穿着卡其色风衣,
肩上挎着一个黑色背包,手里紧紧攥着一个半旧的建筑模型,模型的边角有些磨损,
显然是被经常摩挲。那人也看见了她,眼睛一亮,快步走过来,脸上漾开一个灿烂的笑容,
眼尾弯成了好看的月牙,露出两颗小小的虎牙:“您是表嫂苏晚吧?我是林屿。
”苏晚点点头,目光落在他手里的建筑模型上——那是一个小型的别墅模型,白色的墙面,
大大的落地窗,屋顶还有一个小小的露台,细节做得格外精致。“路上还好吗?”她问,
声音比预想中温和。“挺好的,就是飞机晚点了,让您久等了。”林屿说着,
把模型抱在怀里,像是怕碰坏了,“明远哥说您家隔壁那套房子是空的,我暂时先住那儿,
等找到工作就搬出去,不会麻烦您太久的。”他说话时语速稍快,带着年轻人特有的热情,
眼睛亮晶晶的,像盛着星光。苏晚望着他眼里那鲜活的光芒,
忽然就想起了自己25岁的时候。那时的她,也像这样,对未来充满了无限期待,
会为了一个策展方案熬夜到天亮,会因为一幅喜欢的画雀跃半天。可现在,
她的生活就像这精装公寓一样,看似完美,内里却早已没了温度。“不麻烦,
邻里之间互相照应是应该的。”苏晚回过神,接过林屿手里的行李箱,“车在外面,
我们走吧。”林屿连忙道谢,跟在她身后往外走。他的步伐轻快,
偶尔会指着路边的建筑说:“表嫂,您看那栋楼,外立面的玻璃幕墙设计得很有意思,
就是采光好像不太好。”语气里满是专业的执着,像个刚拿到玩具的孩子。苏晚侧头看他,
阳光落在他的发顶,镀上一层浅金色。她忽然觉得,这沉闷的初秋午后,
似乎因为这个突然出现的年轻人,多了一丝不一样的色彩。开车回家的路上,车内很安静,
只有车载音响里流淌着轻柔的音乐。林屿没怎么说话,只是偶尔会透过车窗看路边的风景,
手指轻轻摩挲着膝盖上的建筑模型。苏晚从后视镜里看他,
见他盯着一栋新建成的写字楼出神,嘴角还带着浅浅的笑意,忽然就想起自己刚做策展时,
也是这样,走到哪里都带着对行业的热情。“在英国读的建筑设计?”她主动开口打破沉默。
“嗯,读了四年硕士,刚毕业。”林屿转过头,眼里满是兴奋,“表嫂您是做画廊策展的吧?
明远哥跟我说过,您特别厉害,去年那个‘城市肌理’的展,我在网上看过报道,特别喜欢!
”苏晚愣了愣。那个展是她去年花了半年时间筹备的,开展时周明远只发来一条“恭喜”,
连展讯都没问过。她没想到,这个素未谋面的表弟,竟然会特意去查她的展。
心里某个角落像是被轻轻戳了一下,泛起细微的暖意。“只是做自己喜欢的事而已。
”她笑了笑,语气不自觉地柔和了些。车子驶进小区,停在楼下。
林屿拎着行李箱和建筑模型,跟着苏晚走进单元楼。电梯上升时,镜面映出两人的身影,
苏晚站在左边,穿着得体的针织衫,身姿挺拔,却带着一丝疏离;林屿站在右边,
风衣的下摆随着动作轻轻晃动,脸上带着少年人的朝气。“叮”的一声,电梯到了顶层。
苏晚拿出钥匙打开自家房门,又指了指隔壁:“那就是空房,钥匙我明天让阿姨送过来。
今晚你要是没地方去,可以先在我家坐会儿。”林屿连忙摆手:“不用不用,
我先去附近酒店住一晚就行,不麻烦您了。”他说着,又想起什么,
从背包里拿出一个小小的礼盒递给苏晚,“这是在英国带的伴手礼,一点小小心意,
谢谢您来接我。”苏晚接过礼盒,指尖触到盒子上精致的花纹,心里忽然有些恍惚。
太久没有人这样郑重地给她送礼物了,周明远出差回来,带的永远是奢侈品店的包装纸,
却从不知道她真正喜欢什么。“谢谢。”她轻声说,看着林屿转身走进电梯,
按下一楼的按钮。电梯门缓缓关上,映出林屿挥手的身影,他的笑容依旧灿烂,像一道光,
照亮了这沉闷的走廊。苏晚站在门口,手里攥着那个礼盒,忽然就不想进门了。
她靠在冰冷的墙壁上,望着电梯下降的指示灯,
心里第一次有了一种异样的感觉——像是平静了很久的湖面,被一颗石子轻轻砸中,
泛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涟漪。她知道,自己的生活,或许从这个初秋的下午开始,
要变得不一样了。
2 第二章:意外的交集小区西门外的“树影”咖啡馆成了林屿待业期间的固定据点。
每天早上九点,他总会背着黑色双肩包准时出现,选靠窗的位置坐下——那里光线充足,
能看清图纸上最细微的线条。背包里永远装着笔记本电脑、绘图板,
还有一个洗得发白的保温饭盒,是他妈妈给他准备的,里面装着简单的家常菜。
苏晚第一次在咖啡馆遇见他时,正抱着一摞画展的宣传册,脚步匆匆地往里走。
秋日的阳光透过玻璃窗,落在林屿的侧脸上,他眉头微蹙,笔尖在图纸上快速勾勒,
偶尔停下来转动笔杆,目光专注得像是在与什么无形的对手较劲。桌上的咖啡已经凉了,
旁边放着半盒没吃完的米饭,显然是忙得忘了吃饭。“表嫂?”林屿率先抬起头,
看见她时眼里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放下笔站起身,“您也来买咖啡?”苏晚点点头,
视线落在他摊开的图纸上。那是一张住宅区的设计图,错落有致的楼房之间留着大片绿地,
每栋楼的顶层都设计了露台,图纸边缘用铅笔标注着“日照时长≥6小时”。“在忙工作?
”她问。“算不上工作,是之前留学时没完成的设计,想完善一下投给设计院。
”林屿挠了挠头,语气里带着年轻人的坦诚,“这里安静,比空房子里有烟火气。
”苏晚没再多问,点了一杯美式咖啡,转身要走时,听见林屿在身后说:“表嫂,
您经常不吃晚饭吗?空肚子喝咖啡对胃不好。”她脚步一顿,回头看见他正把保温饭盒盖好,
眼里带着真切的担忧。那之后,两人在小区里的偶遇渐渐多了起来。大多是在傍晚时分,
苏晚刚从画廊加班回来,路过便利店买水,总能撞见林屿在微波炉前热便当。
他总是会多带一份金枪鱼三明治,用干净的油纸包着递过来,笑容腼腆:“表嫂,
这个填肚子快,比咖啡顶用。”起初苏晚还会推辞,说“不用麻烦”,可林屿每次都坚持,
后来她便默认了这份好意。有时两人会在便利店门口站着聊几句,林屿会说他投简历的进展,
说某个设计院的面试官问了他什么问题;苏晚偶尔也会提起画廊的事,
说哪个画家的作品很有张力,说筹备画展时遇到的小麻烦。那些对话很琐碎,
却像一缕缕微光,照进了苏晚原本沉闷的生活。周五下午,
苏晚正在画廊筹备新展“城市孤独容器”,
突然听见“哗啦”一声巨响——展厅北侧墙上的挂钩突然脱落,
一幅两米多高的油画重重摔在地上,画框边缘磕出了一道裂痕。“苏老师!
”助理小孟吓得脸色发白,连忙上前查看,“这是陈老师的代表作,明天就要开展了,
这可怎么办?”苏晚的心也沉了下去。陈画家是业内知名的艺术家,
这幅画是本次画展的压轴作品,要是出了差错,不仅会影响画展口碑,
还可能要承担高额的赔偿。她立刻联系装修队,可对方说正在另一个工地赶工,
至少要两小时才能过来。“再想想办法,不然客户来了就麻烦了。”苏晚皱着眉,
指尖无意识地攥紧了手机。展厅里的工人都在忙着布置其他展品,没人懂怎么修复承重挂钩。
她看着墙上空荡荡的挂钩孔,又看了看地上的油画,急得额角冒出了冷汗。就在这时,
手机忽然震动起来,是林屿发来的消息:“表嫂,我刚路过画廊,看见您的车停在门口,
您在里面吗?”苏晚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立刻回复:“在!你能进来帮个忙吗?
展厅的挂钩掉了,没人会修。”不到十分钟,林屿就风风火火地赶来了。
他穿着简单的白色T恤和牛仔裤,肩上挎着那个熟悉的黑色背包,进门看见地上的油画,
立刻快步走过来:“先把画扶起来,别让裂痕扩大。
”他和工人一起小心翼翼地把油画搬到墙角靠好,
然后从背包里拿出一个银色的工具箱——里面螺丝刀、扳手、膨胀螺丝一应俱全。“表嫂,
挂钩是承重不够吗?”他蹲在墙边,手指摸了摸挂钩孔,眉头微蹙,“这个孔打得太浅了,
挂这么重的画肯定会掉。”苏晚站在一旁,看着他熟练地拿出冲击钻,在墙上重新打孔。
电钻的声音有些刺耳,可林屿的动作却很稳,额前的碎发随着动作轻轻晃动。没过多久,
他的后背就被汗水浸湿,白色T恤贴在身上,勾勒出流畅的肩背线条。“递一下那个长螺丝。
”林屿头也没抬,声音带着一丝沙哑。苏晚连忙拿起螺丝刀递过去,指尖不小心碰到他的手,
他的掌心温热,带着薄薄的茧——是常年握笔和工具留下的痕迹。林屿似乎没察觉,
接过螺丝刀继续工作。他踩着梯子往上爬时,牛仔裤的裤脚卷了起来,露出一截结实的小腿。
阳光从展厅的天窗洒下来,落在他认真的侧脸上,睫毛在眼睑下投下一小片阴影,
连额角的汗珠都闪着光。苏晚站在梯子下,忽然有些失神,眼前这个专注修复挂钩的年轻人,
比画廊里任何一幅画都更让人心动。半个多小时后,林屿终于把挂钩重新固定好,
他从梯子上下来,拍了拍手上的灰尘,笑着说:“好了,
这次用的是承重八十公斤的膨胀螺丝,再挂十幅这样的画都没问题。”苏晚松了口气,
连忙让工人把油画重新挂上去。看着完好无损的画作回到墙上,她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太谢谢你了,要是没有你,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她看着林屿,眼里满是感激。
“举手之劳,我学建筑的,这点小事不算什么。”林屿摆摆手,拿起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
目光落在展厅的布局上,忽然眼前一亮,“表嫂,您这个画展的动线设计得真好。
”苏晚愣了愣。所谓动线,就是观众参观的路线,
是她花了整整一周时间设计的——从入口的小型画作到中间的装置艺术,
再到尽头的压轴油画,每一步都能引导观众循序渐进地感受“孤独”的主题。可这件事,
她从未跟别人说过,连周明远都不知道她在画展筹备上花了这么多心思。“您看,
”林屿走到展厅入口,指着地上的引导线,“这里用浅灰色地砖和深灰色地砖做区分,
既不突兀,又能悄悄引导观众的脚步。而且每个展区之间留的间距刚好,不会让人觉得拥挤,
也不会显得空旷。”他转过头,眼里闪烁着真诚的光芒,“比我见过的很多展馆都通透,
能感觉到您是真的懂艺术,也懂观众的感受。”那一刻,
苏晚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泛起一阵细密的涟漪。长久以来,
她习惯了在婚姻里做一个“合格的周太太”,在工作中做一个“专业的策展人”,
却很少有人像林屿这样,能精准地捕捉到她藏在细节里的用心。周明远从未问过她的工作,
更不会注意到画展动线这样的小事,可眼前这个只见过几次面的表弟,
却轻易地读懂了她的付出。“谢谢。”苏晚的声音有些发哑,她别过脸,
不敢再看林屿的眼睛,怕自己眼里的动容被他察觉。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展厅里的灯光一盏盏亮起,柔和的光线洒在画作上,也洒在两人身上。苏晚送林屿下楼时,
楼道里的声控灯忽明忽暗,脚步声在空旷的走廊里回响。走到单元楼门口,
林屿忽然停下脚步,回头看着她:“表嫂,以后要是再遇到这种事,随时给我打电话,
别客气。”苏晚点点头,看着他转身走进夜色里,卡其色的风衣下摆随着脚步轻轻晃动,
像一片被风吹动的叶子。直到林屿的身影消失在路口,她才缓缓转过身,
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脸颊,竟有些发烫。回到画廊时,小孟正在收拾东西,见她回来,
笑着说:“苏老师,您那个表弟人真好,不仅帮我们修好了挂钩,还夸您的动线设计呢。
”苏晚笑了笑,没说话,目光落在展厅的动线上。那里藏着她的心血,
也藏着她从未与人言说的孤独。可现在,有人读懂了她的孤独,也看见了她的光芒。
她忽然觉得,这个深秋的夜晚,似乎没那么冷了。
3 第三章:边界的褶皱深秋的风裹着寒意钻进楼道时,苏晚正蹲在配电箱前一筹莫展。
早上起来准备煮咖啡,刚按下开关,全屋的灯突然灭了,钟点工阿姨说是空开跳闸,
可她摆弄了半天,那枚小小的空气开关始终纹丝不动。手机里还存着电工的电话,
可对方说要下午才能过来。苏晚叹了口气,起身想回房间等,刚走到门口就听见敲门声。
打开门,林屿站在门外,手里还提着一个工具箱,额角带着薄汗:“表嫂,
我刚在楼下听见阿姨说您家停电了,过来看看。”他没等苏晚回应,就径直走到配电箱前,
弯腰仔细检查。白色的卫衣领口露出一小截脖颈,随着呼吸轻轻起伏。苏晚站在一旁,
看着他熟练地拉开配电箱门,手指在线路上轻轻拨动,动作利落又专注。没过十分钟,
他直起身按下开关,客厅的灯瞬间亮了起来,暖黄色的光线驱散了满屋的昏暗。
“是线路接触不良,我已经拧紧了,以后不会再跳闸了。”林屿擦了擦手上的灰尘,
笑着把工具箱收好,“对了,您家燃气灶上次我来送三明治时,听见有轻微的漏气声,
明天我带工具过来帮您换个密封圈吧?”苏晚愣了愣,她住在这里两年,
从未注意过燃气灶有漏气声。她想拒绝,说“太麻烦你了”,可看着林屿眼里真切的关心,
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最终只说了句“谢谢”。第二天下午,林屿果然准时过来。
他蹲在燃气灶前忙活时,苏晚在厨房泡了杯热茶递过去。阳光透过厨房的百叶窗,
在他的发顶投下细碎的光斑。他接过茶杯时,指尖不小心碰到她的手,两人都顿了一下,
又飞快地移开视线。自那以后,林屿成了苏晚生活里的“救火队员”。
水管漏水、门锁卡住、甚至是阳台的晾衣架歪了,只要她在微信上提一句,
他总能第一时间赶来。苏晚试图保持距离,每次他帮忙后,
她都会塞给他一些水果或者咖啡券,可他总是推辞,说“邻里之间不用这么客气”。
真正让她防线松动的,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重感冒。那天她在画廊加班到深夜,
回来时淋了点雨,第二天就发起了高烧。她躺在床上昏昏沉沉,连起身倒水的力气都没有,
手机放在客厅充电,根本够不着。迷迷糊糊间,门铃响了。苏晚挣扎着起身开门,
看见林屿站在门口,手里提着一个保温桶,脸上带着担忧:“表嫂,您昨天说不舒服,
我早上给您发消息没回,就过来看看。”他伸手探了探她的额头,指尖的温度比她的皮肤凉,
却让她瞬间清醒了几分。“烧得挺厉害,怎么不叫医生?”林屿皱着眉,把保温桶放在桌上,
倒出一碗姜茶,“我妈说感冒了喝姜茶管用,我早上特意熬的,您趁热喝。
”姜茶的热气氤氲着,带着淡淡的红糖味。苏晚捧着碗,喝了一口,暖意从喉咙滑进胃里,
又蔓延到四肢百骸。林屿坐在沙发上,给她递过感冒药,
药盒上还用便利贴写着服用剂量和注意事项,字迹工整又清秀。“您好好休息,
我把粥放在保温桶里了,饿了就热一下。”林屿起身要走,又回头叮嘱,“要是还不舒服,
随时给我打电话,别硬扛。”苏晚望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门口,手里的姜茶还冒着热气,
心里却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结婚五年,周明远从未在她生病时守在身边,
甚至连一句像样的关心都很少有。可这个只认识了两个多月的表弟,却把她的事放在了心上。
她以为自己能守住那道名为“表嫂”的边界,直到那个雨夜,所有的克制都土崩瓦解。
网友评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