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8年,中平五年,白雪纷飞,严寒刺骨。
在小小的陈仓城中,一家简陋店铺的牌匾上写着“掐指一算”,门外排起了长队。
尽管天气酷寒,仍有许多人在等候算卦。
穿着大红色裘袍的董卓带领着一位身着黑衣的文士和一位粗犷的大汉停在这里。
看到前方数十人,董卓身边的那位大汉立刻捋起袖子,准备驱散众人。
“华雄将军,请不要动!”
黑衣文士迅速将大汉拦住,“这里的算卦先生有规矩,所有人都必须按顺序排队。”
“哼!
这什么鬼规矩?”
华雄不满地嘀咕道,“大冷天的,让主公和其他贱民一样排队,这成何体统?”
华雄向来豪横,身为董卓军中的第一猛将,哪里受过这样的憋屈。
董卓则伸手拦住了他,声音沉稳地说道:“文优说的你没听见吗?
让你乖乖排队就好,少啰嗦。”
华雄闻言,只得不情愿地放下袖子,但仍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队伍才前进了半截。
三人的衣裳虽厚实,但大西北的严寒仍然让人难以忍受。
“文优,这位卦师真的如你所说那样厉害吗?”
董卓转头问一旁的李儒。
“岳父,这卦师在陈仓极为出名。”
李儒回答道,“我的老朋友贾诩前几天也曾来算过卦,没一会儿,连家底都全被算出来了。
只是卦金稍显昂贵。”
听了李儒的话,董卓笑了笑点头表示赞同。
金钱对他而言并不是问题,作为凉州刺史,他手中的财富可谓丰厚。
多年积攒下来的财宝,足以让他继续笼络朝廷中的权贵,例如大将军何进和十常侍。
董卓能从一个边疆少年成长到今日的地位,靠的不只是权谋,更有实际的才干。
他在官场上的关系经营得非常成功,虽然无法与大将军何进的皇亲身份相比,但论实权和威望,他无疑是最强者之一。
不过,这也引来了一些强敌。
皇甫嵩作为东汉末年的名将,在 ** 黄巾军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几乎是拯救了大汉江山。
相较之下,董卓在黄巾战役中的表现却十分不堪,甚至多次浑水摸鱼,假装战斗以保留自己的实力。
因此,皇甫嵩视董卓为眼中钉、肉中刺,多次向朝廷提议除去董卓。
然而,董卓并不甘心束手就擒,他不断向汉灵帝、何进和十常侍行贿,以求自保。
朝廷内部也有人支持他,所以皇甫嵩的提议每每都被搁置。
但是,最近的消息显示,皇甫嵩己经快要平定了凉州的叛军,如果成功,再次向朝廷请求除掉董卓,董卓的处境就危险了。
### 结语在这个关键时刻,董卓前来求卦,希望得到一些指引,或许能从中找到化解危机的线索。
于是,董卓慌张起来。
接受了李儒的建议,他们决定来到这小小陈仓,希望测算一下未来的运势。
经过了一个多时辰的漫长等待,就在三人的耐性即将耗尽时,一位清雅可人的侍女终于出现,对着他们微微一笑:“请几位大人随我来。”
尽管心有不快,面对这笑容满面的姑娘,董卓及其同伴也只好收敛怒气,乖乖跟随。
然而,令董卓感到困惑的是,这少女的模样让他心中泛起了一种莫名的感觉——仿佛是曾经熟悉的人。
但他立刻自我否定,“这完全不可能,我一定是在胡思乱想。”
董卓再次摇摇头以驱散这些想法。
那个人应该没有后代,所以这次不过只是个巧合。
放下心中的杂念,董卓随侍女进入室内。
然而,踏入房间的那一刻,三位客人都惊呆了。
“天哪,主公,这里怎么这么暖和!”
华雄率先发出惊叹声。
“外面就像是寒冷地狱的入口一样。”
他继续说道。
“果然,这店家大有学问。”
与此同时,李儒的目光注意到了墙上挂着的一些特别设计的炉子,它们不断散发出暖意,令人愉悦。
“几位客人,请到内室就坐,我们老爷己经恭候多时了。”
侍女礼貌地邀请道。
三人不再犹豫,随着侍女的脚步步入更深的房间。
当董卓抬眼看向对面,只见一张奇特的椅子被白色的幕帘半遮住,而上面似有一人或坐或躺,摇晃不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