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沙凉书阁!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绑定多子多孙系统后,我暴富了

第5章

发表时间: 2025-11-12

耀祖是他大孙子,现在在县里读书,年纪轻轻十六岁不到,就考了童生,现在半年束脩二两,纸张笔墨月耗一两,还有吃住以及跟同窗交流,一个月下来得有二两银子。

即使家里老闺女绵绵是个有福的,每次上山都能捡到好东西,那也捉襟见肘。

如果能有二十两银子。

想到这个秦老头忍不住盘算起来。

……

次日。

村口小院。

秦云舒走出家门时,身后跟着洗干净污垢变的白净的昭昭,昭昭脑袋上包着布斤,昨日那细软又枯草发黄的长发被剃光。

昨昭昭烧水洗澡时,她发现几个孩子头上有虱子,当场吓得差点跳起来,这玩意传染性非常强。

不仅昭昭没了头发,就连金宝跟平安也被剃光了。

至于殷无疾,她拿着剪刀靠近时,男人睁开了眼,听见她要除虱子,眼露惊诧,无奈说:“用百部根部泡水包裹头发,就能除掉虱子。”

“……”,秦云舒?

这她就不懂了。

甚至百部都不认识了,刷的视频里也没这个药草阿。

殷无疾强撑着说出百部特征跟外形,又昏睡过去,不过到底保住了头发。

这会的昭昭虽说白净了,但是眼窝深眼睛大、脸颊额头跟下巴上的骨头突兀的非常明显,五官形状比例搭配都不错,但是过于瘦弱,根本看不出美感。

秦云舒并不想带着昭昭出门,但是,想到老吴氏看昭昭的目光,她觉得还是放在手边比较安全。

昭昭跟在秦云舒身后,两人走的都不快。

到了县里时,早市已经热闹起来。

秦云舒瞧着有个早餐摊子坐满人,甚至还有人买了早餐就地一蹲,呼噜呼噜吃着喝着,吃饱喝足一脸满足离去。

于是拉着昭昭一起坐下来,既然想做卤味,那就得考察事情,并且了解一下这时代饮食文化以及偏好。

眼前这个摊子这般受欢迎,定然有可取之处。

一碗馄饨一碗豆花,又来一个肉饼跟一个油条灌鸡蛋。

秦云舒分了一半给昭昭。

昭昭一愣,没敢动筷子,赶紧开口:“谢谢娘。”

秦云舒怪异看了昭昭一眼,这孩子太聪明了,娘叫的这么顺口。

“吃吧。”她开口。

而后低头,慢慢品尝,滋味确实不错,做法简单,却将食材的味道完完整整给激发出来,纯天然绿色食材带来别具一格的体验。

怪不得受众多,不过跟卤味那种浓香勾魂比起来,稍许单调一些。

昭昭见她来吃,这才开始动筷子。

在早市转了一圈,秦云舒越发确定卤味会受欢迎。

只是,早市这边摆摊有租赁费,按年收,一年租赁摊子也得花三两银子,加上买肉买香料手里就没钱了,生意不是这样做的,得留一些应付意外。

前期投入太多的不适合她,她转而盯上傻兄扛货物的码头。

这边零散有几个摊子,卖包子馒头煮馄饨下面条还有些挑担卖引子甜浆熏肉蒸肉,这边摊位费是没有,但是得给码头张管事的大侄子孝敬钱,一个月需要百文。

倒比早市便宜了不少。

码头扛货的力夫,一日能挣50—80文,若是晌午吃饭花个七八文,偶尔一顿,还有肉能饱,只要不天天吃,多数是愿意的。

若卤肉不用肥肉,用这年代没油水的头蹄下水,胫脖皮血到又能节约些成本。

想清楚这些,秦云舒当场就定下一个摊位,交上百文,又匆匆去往医馆药铺每家采买一些香料。

昭昭跟在秦云舒身后,小孩个头小,累的小脸发白,依旧一声不吭。

“来,咱歇会!”秦云舒瞧见昭昭硬生生走了这么久,拉着人坐在附近的石墩子上。

昭昭坐下呼出一口气:“娘,您又是租赁摊子,又是去早市尝不同的食物,是要摆摊卖吃的吗?”

“昭昭真聪明。”秦云舒笑眯眯夸赞。

“咱家只有二亩地,地里刨食人头税都交不起,也不能总靠你大伯扛货,咱得开源!”

昭昭点了点小脑袋,主动:“娘,昭昭跟平安三岁启蒙,会算数,会收钱,也会写字,能帮忙的。”不会没用,不要跟大姐夫放弃大姐一样,放弃他们。

秦云舒伸手想要摸摸昭昭小脑袋,只是,光秃秃的脑袋上裹着布巾。

最后伸出的手落在昭昭的脸上。

捏了捏好似不存在的肉。

“等娘摆摊挣钱后,就把你们几个养的白白胖胖的!”

休息时,秦云舒也没忘记画大饼,上辈子作为领导,习惯了说这样的话。不过也不算大饼,她有这个把握,能说到做到。

而且几个孩子都懂事,她也不介意说些漂亮话,给几个孩子提供些情绪价值。

“娘,昭昭以后也会给娘养老的!”

昭昭学着秦云舒说话方式,也给出极高情绪价值。

疲累褪去,秦云舒来到大舅猪肉铺,瞧见摆在木桶里的下水跟边角料,招呼起张屠户。

“舒舒,你这孩子咋回事,想吃肉让你哥杀猪时带两斤肥肉回去就是,作甚的要这些下水,拾掇起来麻烦又埋汰!”

听见张大舅的话,秦云舒心里暖暖的。

古有屠狗者讲义气。

现在杀猪的舅舅也是好人。

她会做卤肉也得有个由头。

那昏迷的赘夫正好可以拿出来掩人耳目。

她靠近张大舅贴近他耳朵,说道:“舅舅,我从赘夫身上得了一卤肉方子,那是盛京达官贵人才知道的秘方,据说能把这些东西弄成好吃的,我弄回家试试,如果是真的,那就摆摊,等挣了钱,每个月都给舅舅买糕做衣服,好好孝顺您!”

张大舅本来还有些怀疑方子真假。

但是舒舒说以后孝顺他,眼睛一红,鼻头酸涩,不再思考方子真假,只觉得老话说的好,孩子一成家就立马长大了,晕晕乎乎就把边角料拾掇起来。

秦云舒瞧着木桶里的东西,数出八十八文递给张屠户。

见状,张屠户脸拉长,满眼不赞同:“舅舅还能要你钱……这些也不是啥贵东西。”

“舅舅,这可不是这些杂碎钱,是孝顺钱,您不拿着以后我不来你这摊子了,我去村里那屠户家里。”

张屠户能咋办,直接被这一番话给拿捏的死死的。

瞧着手里的一捧钱,只觉得比自己卖两头猪挣得钱分量都重。

买好猪杂,有了香料,又买了些盐,秦云舒便一手一个木桶的离开县城。

昭昭盯着两个大木桶,瞧着秦云舒一副轻松样,羡慕的眼睛都红了,以往在京城时只觉得人要温柔要知书达理要好看才是重中之重。

经历一番流放,她才懂,力气大有功夫才是生存之道。

秦云舒到不知身后小尾巴变成小红眼,依旧在乡村小道上提着木桶慢悠悠走着,心里还盘算起怎么给卤味定价。
吉ICP备202300222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