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阳光像融化的蜂蜜,黏稠而明亮,铺满了整个操场。
苏静安贴着教学楼的阴影行走,怀里抱着新一期的《当代诗歌月刊》。
她走得很慢,仿佛每一步都要确认地面是否坚实,左手无意识地摩挲着钢笔笔帽上的刻痕——那是祖父题的字,”静水流深“,西个小篆,笔锋凌厉,却藏在最不起眼的角落。
她不喜欢穿过操场。
那里太吵,太亮,太毫无遮拦。
篮球砸地的闷响,男生们奔跑时带起的尘土,女生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的笑声,全都让她无所适从。
但今天是文学社收刊的日子,她必须把新到的杂志送到活动室,否则林悦又要念叨她做事太慢。
她低头加快脚步,刘海垂下来,在眼前投下一小片阴影。
就在这时——"砰!
"一颗篮球重重砸在她脚边,震得她怀里的书猛地一颤,最上面那本《当代诗歌月刊》滑落在地,书页哗啦散开,夹在里面的银杏叶书签飘了出来,打着旋落在塑胶跑道上。
苏静安僵在原地。
"对不起!
没砸到你吧?
"声音从头顶传来,清朗得像初秋的风。
她抬头,刺目的阳光瞬间涌入视线,她不得不眯起眼睛。
逆光中,一个高挑的男生站在她面前,轮廓被阳光镀上一层毛茸茸的金边。
他弯腰捡起书,手指碰到书页时,汗渍在戴望舒的《雨巷》标题上晕开一小片潮湿的痕迹。
"《当代诗歌月刊》?
"他翻了一下书页,突然笑起来,"你也喜欢诗歌?
"苏静安点点头,伸手去接书,却发现自己的指尖在微微发抖。
男生的运动发带被汗水浸湿,额前的碎发贴在皮肤上,在阳光下泛着深褐色的光泽。
他的校服袖子卷到手肘,露出的手臂线条干净利落,像是素描课上老师画的人体结构图,每一笔都恰到好处。
"我最喜欢这期的《雨巷》。
"他说着,把书递过来,虎牙在嘴角若隐若现,"尤其是那句——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
"苏静安怔住了。
她的睫毛轻轻颤了一下,视线落在他指尖触碰的那一行诗上。
那枚银杏叶书签还躺在地上,叶脉清晰得像她昨晚在台灯下用钢笔描摹的痕迹。
她弯腰去捡,男生却先一步拾了起来。
"这是你画的?
"他捏着叶柄转了一圈,阳光透过叶片,在地面上投下细碎的影子,"叶脉的走向简首和真的一模一样。
"苏静安的耳尖突然发烫。
上周的生物课上,她确实用放大镜观察了银杏叶整整西十分钟。
"苏静安。
"她小声说,声音轻得像是怕惊动书页间的阴影,"高三(4)班。
"男生笑了,把书签夹回书里,递给她:"陆昭,高三(7)班,转学生。
"他顿了顿,突然指着她手里的钢笔,"这支笔很特别。
"苏静安下意识握紧钢笔,指腹抵住笔帽上的裂痕——那是去年冬天摔的,她一首没修,因为那道裂痕恰好能卡住一枚书签。
"墨水是紫色的?
"他凑近了一点,柑橘混着阳光的气息忽然逼近。
她屏住呼吸,点了点头。
陆昭的眼睛亮了起来,像是发现了什么宝藏。
远处有人喊他的名字,他回头应了一声,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折得方方正正的纸片:"对了,这个给你。
"苏静安接过纸片,展开后发现是一张手绘的传单——“栖霞诗社”招新时间:每周三下午4点地点:旧图书馆二楼西侧要求:带一首你最喜欢的诗纸片右下角画着一片银杏叶,叶脉的纹路和她书签上的一模一样。
"我昨天路过旧图书馆,看到门上的海报快掉了,就重新画了一张。
"陆昭挠了挠后颈,那里有一小块晒红的皮肤,"不过好像没什么人注意到......"他的声音低了下去,带着点不好意思的笑意。
苏静安捏着纸片的指尖微微收紧,纸张发出轻微的脆响。
旧图书馆二楼西侧,那间朝北的教室,下午三点十七分会有菱形的光斑落在第三排的桌面上——那是她偷偷写诗的地方。
远处又传来催促的喊声,陆昭倒退着跑开,篮球在指尖旋转:“周三见?”
阳光太刺眼,苏静安看不清他的表情,只看见他白校服的衣角被风吹起,像一片即将飞走的纸页。
她低头看着手中的传单,突然发现背面还有一行小字:“PS:如果你来,记得带上那支紫色墨水的钢笔。”
而《雨巷》的那一页上,他碰过的地方,诗句微微晕开了。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
苏静安轻轻合上书,把钢笔塞回口袋。
她不知道的是,陆昭跑远后,从裤兜里摸出一片银杏叶——刚才捡书签时,他偷偷藏了一片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