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沙凉书阁!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闽南水乡

第 2章 水乡

发表时间: 2024-12-30
在闽南那片被历史温柔以待的水乡,林晓雨的生活如同一幅细腻的工笔画,缓缓铺展。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轻轻拂过青瓦白墙,林晓雨便开始了她的一天。

她住在一座古朴的院落里,院落里种满了各式各样的花草,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和泥土的气息。

她穿着自己亲手缝制的衣裳,衣襟上绣着精致的闽南图案,每一步都散发着水乡女子的温婉与雅致。

林晓雨轻移莲步来到院子中的石桌旁,桌上摆放着她昨日采摘的新鲜茶叶。

她打算今天炒制一些新茶。

生火、热锅,动作娴熟而优雅。

随着温度升高,茶叶在锅中翻滚,散发出阵阵清香。

这时,一阵悠扬的南音传来。

林晓雨抬起头,眼神中带着惊喜。

这时隔壁阿婆的孙子阿强回来了,他是南音的传承人。

林晓雨放下手中的活儿,顺着声音寻去。

只见阿强一袭白衣,手持琵琶,正深情弹奏。

他看到林晓雨前来,微微颔首示意。

林晓雨静静地站在一旁聆听,思绪仿佛随着这古老的音律飘远。

一曲终了,阿强走向林晓雨,递给她一把精美的团扇,扇面上绘着闽南的山水风光。

林晓雨羞涩地接过,轻声道谢。

两人相视一笑,此时微风拂过,吹起林晓雨的发丝,画面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定格在这充满诗意的水乡之中。

早餐是一碗热腾腾的闽南粥,粥里加了红枣、莲子等食材,香甜软糯,暖胃又暖心。

林晓雨坐在窗边,一边品尝着早餐,一边欣赏着窗外的景色,心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激与热爱。

饭后,林晓雨便开始了她的刺绣工作。

她坐在一张雕花大桌旁,桌上铺满了各种颜色的丝线和绣布。

她的手指纤细而灵巧,如同在琴弦上跳跃的音符,一针一线间,一幅幅生动的图案便在她的手下悄然绽放。

她的绣品,无论是花鸟鱼虫,还是山水人物,都栩栩如生,充满了生命力。

午后,阳光正好。

林晓雨决定带着自己刚绣好的手帕去集市售卖。

她将手帕仔细叠好放入竹篮,沿着青石小路向集市走去。

集市热闹非凡,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

林晓雨找了个角落位置,铺上一块蓝印花布,把手帕一一摆开。

她的手帕精美独特,很快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这时,一个外地商人模样的人走过来,对手帕赞不绝口,表示想要大量订购。

但他提出要修改手帕的样式以迎合更多外地人喜好,这意味着要摒弃许多闽南传统元素。

林晓雨犹豫了,这些传统元素承载着家乡的文化底蕴。

正当她不知如何作答时,阿强路过此地。

了解事情后,阿强用他在外演出宣传闽南文化的经历说服了商人尊重传统样式,并表示愿意帮忙寻找更合适的销售渠道。

商人最终同意。

林晓雨感激地看向阿强,阿强挠挠头说保护闽南文化本就是大家的事。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青石板路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林晓雨喜欢在这个时候,漫步在水乡的街头巷尾,感受那份独特的宁静与和谐。

她会和邻居们打招呼,聊聊家常,偶尔还会遇到一些前来请教刺绣技艺的年轻人,她总是耐心地指导,将自己所学倾囊相授。

傍晚时分,林晓雨会坐在院落里的葡萄架下,手捧一杯香茗,静静地欣赏夕阳下的水乡美景。

那一刻,她仿佛融入了这片土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夜晚,当水乡归于宁静,林晓雨会在灯下继续她的刺绣工作,或是翻阅一些关于闽南传统手工艺的书籍,不断充实自己。

她的生活,简单而充实,充满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传统技艺的坚守。

这天夜里,林晓雨像往常一样在灯下刺绣。

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声,她放下针线出去查看。

原来是村里来了一群游客,他们迷了路,误打误撞进了村子。

林晓雨热心地招呼他们,安排他们在闲置的屋子里住下。

第二天,林晓雨带着游客们游览水乡。

她一路讲解着闽南建筑的特色、花草的寓意以及传统文化习俗。

游客们听得津津有味,对闽南文化越发着迷。

其中一个年轻女孩对林晓雨的刺绣特别感兴趣,请求林晓雨教她基本针法。

林晓雨欣然答应。

之后,这些游客离开时,在网上分享了他们在闽南水乡的所见所闻,尤其是林晓雨的刺绣和阿强的南音表演。

不久后,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

村子变得更加热闹起来,林晓雨和阿强商量后,决定开设闽南传统文化工作室,不仅教授刺绣和南音,还售卖带有闽南传统元素的手工制品。

他们努力让更多人领略闽南文化的魅力,而林晓雨依然守望着她那充满诗意的水乡生活,在传承文化的道路上坚定地走着。

在林晓雨的世界里,每一天都充满了诗意与美好。

她用自己的双手,编织着属于自己的梦想与未来,也书写着关于传承与热爱的动人篇章。

吉ICP备202300222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