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沙凉书阁!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赤魂道

第2章 拳法

发表时间: 2024-12-03
老人所讲的故事,来源于其家族流传下来的一本古籍,古籍封面上印有三个古老大字--云,图,志。

该书前三卷主要讲述了自大汉朝以来发生在华夏大地上所广为流传的经典战争,其中夹杂有各种民间传说,宗教云谣,鬼怪异志,玄门诡道等。

可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书中所写的那些战役史事,在我国历代经典史书当中竟无丝毫记载,只有一小部分内容在民间的野史外书中有过暗示性描述,可也只是寥寥数句而己,诸如《史记》,《资治通鉴》,《三国志》,《汉书》,《新五代史》,《宋史》等知名史书更是半点儿未曾提及。

对此,老人的解释是,或是当时的战争场景过于残忍血腥,又或是所发之事极度违背人伦,属逆天违命、常人难以想象、惊世骇俗一类,一旦泄露出去,小之则引发百姓恐慌,大之则以动摇江山社稷,故这片土地上的历代统治者严禁当朝史官记叙下这等内容作为正史。

而对于《云图志》这本书的出处,究竟乃何方圣人所写,老人一概不知,莫天成只记得小时候询问过父亲关于这本古籍出处等此类问题,父亲当时只对他惨淡一笑,摇头叹息,“书无后续,死生有续。”

对此,那时还年少无知的莫天成总是摸着头,呆呆地望向天空,一言不发。

……《云图志》共有五卷,其中第西卷分为两个篇幅,上篇幅着重介绍了一些古代兵器的使用,下篇幅则讲述了军队中常用阵型、打法、战术等,涉及到攻城战,守城战,巷战,远距离防御战,近距离搏杀战等。

第五卷文字不多,只有两页,所述内容着重于一套拳法,区区五六百字,而对于拳意的总结,不过几十字而己——以正合,制奇胜,怯勇强弱,一念之间,乃智,乃信,乃仁,不可见之道,方成大道,不可说之人,终究小人。

书中并未说明此套拳法的来历与背景,甚至未提及到它正式的名字,所以莫天成的好几十代祖辈们只好自作主张,给它取了个土里土气的名字——“莫家拳”。

莫天成打小开始习练这套祖传下来的拳法,不过不同的是,老人得幸于他父亲的悉心传授,莫小天则深受他爷爷的悉心教导。

莫天成这一练,便一发不可收拾,每天雷打不动,能坚持花上两个时辰苦练拳法,前前后后三十年光景过去,老人这才真正体悟到莫家拳拳意之门道,将这套在外人看来毫不知名的拳法习练到说不上是登峰造极之境,起码达成炉火纯青之步。

老人的父亲在临死前曾对他说。

“你啊,可别小瞧了最后那两页破纸,虽寥寥不过几行字,但要想彻底参悟拳法之理,不易,甚不易啊。”

说到这,父亲脸上总是展露出惨然的笑意。

“你呀你呀,学了大半辈子,却只悟彻了些门道皮毛,让我这张老脸如何去见你的列祖列宗!”

话说完,老人的父亲扬长而逝,成为莫天成内心里头最大的心坎,自那时起,老人便在心底暗暗发誓,一定要将此拳法发扬光大,让莫家后代子孙能够完成父亲的遗愿,自己的儿子不行,那就孙子,孙子不行……那就孙子的孙子…………话说回来,拳法即便练至炉火纯青之境,可莫天成在社会上依旧算不上是一个特别能打的,他一个人面对五六个小混混,至多最后拿个惨胜的结局,如果哪天单独走在街上,突然碰上一群抢劫的,迎面走来七八个亡命之徒,想都不用想他会首接跑路,按照老人的说法,这逃跑的速度也深得其拳法精髓,比没练拳之前要快上不少。

由此看来,莫家拳法不见得有多厉害,不过若是肯长期习练,强身健体这一块还是对人大有裨益,老爷子一生没得过什么病,如今这身七十岁的老骨头还能肩扛一百多斤粮食走山路,一个来回都不带喘气的,单凭这一点,就比村里那些二三十岁年轻力壮的小伙强太多。

……莫家拳拳法以“快,准,狠”为核心理念,同比李小龙那家伙的“截拳道”有不及而无过之之处,但两者的招式路数却存在诸多相似的地方,总体概括而言,即--“以招克招,准握时机,以守为攻,首击痛害”。

平日习练拳法最好是两人之间的对练,若实在找不到陪练之人,可用圆木桩代替,反正练的就是一种很快很快的爆发力与寸劲,不过这种快,即不是动作迅捷,也不是绝对速度,而是一种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的快,这种快,多一秒就真多,少一秒就真少,只能……“刚刚好”。

莫家拳不只是拳脚功夫,其另一特别之处在于,拳法能够同兵器相融合,不乏有刀,戟,枪,剑,相得益彰,其中融合度最高的即是像飞刀等这类暗器。

拳法中主动进攻的招式非常少,总体偏向防御,按莫天成他父亲的话说,一旦我方主动发起进攻,则必须要在十招以内克敌制胜,最多不可超过十五招,因为十五招过后,非胜即败。

……在老人还年轻的那个时候,赶上战争年月,平日吃不饱饭,莫天成经常听父亲说起一句话。

“快!

快!

记得把裤腰带勒紧!”

二三十岁虎头虎脑的年纪,正值血气方刚,莫天成为人一向本分,平日不爱惹事,但也不怕事,不会主动占人便宜但也绝不甘坐吃闷亏,因为那会儿就算是西五个同龄青壮年小伙子也近不了他莫天成半步身子。

“要么饿死,要么被打死,反正都是死,与其白白送死,不如临走前多结上几个伴去见阎王老爷。”

这句话,可是老人当年的座右铭。

莫天成年轻时,患有口吃,具体原因不详,反正即不是先天家族遗传,又非后天外界因素干扰,只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老人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当他大半夜从梦中惊醒,从此说话就变得结结巴巴,对此,老人不以为意,只当老天爷同他开了个玩笑。

老人二十八岁那年,也是口吃症最严重的时候,一分钟之内吐不出五个字,因此才造就了他一向寡言少语,不善与人交谈、又一副呆相的尴尬处境。

唯一好的一点,打起架来如同疯子般不要命,为此,跟他打过架的那些人都喊他“莫疯子”,正是这股不要命的狠劲,外加身手了得,十里八乡的地主恶霸也没少在这家伙头上吃过亏,后来干脆不去找他的麻烦,毕竟谁也不想被一个疯子拖去见阎王爷,每当莫天成在孙子莫小天面前回忆起这些事情,老人那日渐枯瘦的脸颊上才浮现出久违的笑意。

……
吉ICP备202300222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