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道”这个词,是我 15 岁的时候。
那时候的我,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但又感到迷茫。
我六岁那年,是师父从河里救上来的,据师父说,我头部撞到石头,导致失忆,失去了过去所有的记忆。
但师父并没有放弃我,而是收留了我,并且给我取了个新名字——嫣然。
师父一首照顾着我,教我读书写字,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师父是一个很特别的人,他身上散发着一种神秘的气息。
他每次出门都会穿着洗的发白的长长袍子,他说这个是道袍。
他还背着一个帆布做的包,手上拿着一串木珠,手指间轻轻的拨弄着。
他的头发总是梳得整齐,用一根木簪固定着,他的眼神深邃而锐利,仿佛能看穿一切。
“嫣儿,你在家好好挑水,劈柴,我回来给你带话本和肉。”
这是师父出门前常对我说的一句话。
嫣然总是乖乖地点点头,然后看着师父离去的背影。
有时候,嫣然会偷偷地跟在师父身后,想要看看他到底去了哪里?
但每次都被师父发现,他会严厉地批评嫣然一顿,然后告诉嫣然不要乱跑。
师父叹气一声:“唉……修道的好苗子,可惜没有七情,不知道是福还是祸啊?”
嫣然望着师父离开的背影,并不知道师父的话是什么意思。
她只觉得师父是一个很有趣的人,虽然有时候很严厉,但也很关心她。
她想,如果有一天能够像师父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那该有多好啊!
嫣然犹如一只辛勤的小蜜蜂,手持着水桶,迈着坚定而有力的步伐,一步步地朝着山的那一边走去。
她的身影轻盈而敏捷,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接着,她又如同一只忙碌的小蜜蜂一般,一次又一次地返回。
每一次的往返都是对生活的坚持和努力。
当她再次进入山中时,便开始砍伐树木,用绳索将它们紧紧捆绑起来,背在自己的背上,踏上回家的路途。
这样的来回往返己经数不胜数,原本荒无人烟、没有道路的山林里,竟然被她硬生生地踏出了一条小路。
嫣然和她的师父居住在山里最深处的地方,自幼便与师父相互依存,共同度过了许多岁月。
他们的生活简单而朴素,与外界几乎隔绝。
然而,能够接触到外面世界的唯一途径便是那些充满奇幻色彩的话本子。
这些话本子成为了她窥探外界的窗口,让她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师父每次下山归来,都会带回大量的肉食、食盐以及其他生活必需品。
这些物品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珍贵的财富,保障了他们基本的生活需求。
此次,师父下山是因为有人介绍他去为一家富豪人家看风水。
师父来到富豪家门前,目光扫过那扇气派的大门。
这座别墅坐落在半山腰处,环境优美且宁静。
它共有三层楼,白色的外墙上面刻画了许多寓意吉祥的图案,使得整个建筑更具生气和活力。
在管家的陪同下,师父围着房子转了一圈,仔细观察着西周的环境和建筑结构。
接着,他们走进房子的内部。
一进门,师父便被一股浓郁的中式气息所包围。
房子内部采用了传统的中式装修风格,这让师父感到十分意外。
客厅里摆放着一套精美的红木沙发,散发着淡淡的木香;而正中央则设有一个供台,上面供奉着众多菩萨像。
香火缭绕,烟雾弥漫,使得整个空间充满了神秘而庄重的氛围。
然而,当师父注意到供台上袅袅升起的香烛时,他的眉头微微皱起。
"这个不应该供奉在这里。
" 师父轻声说道。
听到师父的话,管家立刻低下头,恭敬地问道:"敢问大师,这个应该放在哪里?
"师父思索片刻后回答道:"内室。
"随后,师父踏上楼梯,前往二楼。
与一楼的中式风格不同,二楼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西方风情。
每间卧室都采用了欧式的装修风格,但唯有一间与众不同。
那间房空间宽敞,摆着一张鲜艳的红色大床,而在一张古色古香的桌子上,则整齐地摆放着笔墨纸砚等文具。
师父转身询问管家:"这间房子是谁住的?
"管家毕恭毕敬地回答:"我家少爷。
"“年纪多大?”
师父继续追问。
管家有些紧张地回答道:“16岁……”听到这个答案,师父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一些,但他并没有立刻开口说话,而是缓缓地站起身来,慢慢地走出了房间。
下楼的时候,师父注意到大厅里的供台己经被搬走了,他不禁点了点头,表示满意。
然后,他走到客厅,找了个位置坐下,对一旁的管家说道:“麻烦您,请你家老爷和小少爷过来一下,我有事情想跟他们说。”
管家恭敬地点头,随即转身朝着门外走去。
没过多久,管家便带着一个中年男人和一个小男孩走进了客厅。
师父见状,赶忙站起身来,向着那两人微微颔首示意。
“这位想必就是林大师吧,久仰久仰!”
男人带着一脸热情洋溢的笑容,十分礼貌地对着师父说道。
“客气了。”
师父微微颔首,接着便伸手指着站在一旁的男孩,语气凝重地开口道:“令郎的房间存在一些问题啊。”
听到这句话,男人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抹严肃之色,他赶忙问道:“还请先生明示。”
师父沉默片刻之后,缓缓说道:“孩子睡的那张床位置摆放不太对,而且房内的摆设也不太好,这些都很容易影响到气运。
还有,房屋内的阴气太重,最好还是放置多些绿植花卉,多打开窗户,多让阳光照进来。”
男人听后,连连点头,眼中满是赞同之意,并表示一定会按照师父所说的去进行调整。
就在这时,师父再次看了一眼男孩,像是突然想到什么似的,若有所思地说道:“另外,令郎是不是经常生病呢?”
男人顿时露出惊愕的表情,满脸诧异地望着师父,激动地说道:“先生您真是神了!
犬子自幼身体就非常孱弱,总是生病。
还望先生能够指点一二。”
师父微微一笑,安慰道:“无妨。
让我先来帮犬子算一算。
不过这需要犬子的生辰八字才行。”
说完,师父抬头看向男人,管家立刻心领神会地看了一眼男人,而男人则毫不犹豫地点头示意。
管家迅速找来笔和纸递给男人,男人迅速的提笔在纸上写了一行字,把纸条递给师父。
师父掐指一算,眉头皱紧,还看了几眼男孩。
师父额头上的汗水不停冒出来。
师父沉默片刻后,开口说道:“令郎的命格奇特,命中有一劫。
若想平安度过,需得在每年的七月十五日,前往南山的道观祭拜,连续三年方可化解。
此外,我这儿有一道护身符,你可将它放在犬子身上,可保平安。”
说完,师父从怀中取出一枚黄色的符咒,递给男人。
男人接过符咒,感激涕零:“多谢先生指点!
敢问先生,这劫难是否严重?”
师父摇了摇头:“天机不可泄露,不过只要按照我的方法去做,应当无碍。”
男人连忙点头,再次向师父道谢。
“多谢先生!”
男人激动地握住师父的手,眼中闪烁着感激的泪花,“您的恩情,我们无以为报啊!
这点小意思请您一定要收下!”
他边说边将一个沉甸甸的红包递了过来。
师父微笑着推辞道:“举手之劳而己,不必如此客气。”
然而,男人却执意要表达自己的谢意,师父最终还是接受了这份礼物。
师父正准备告辞,一个稚嫩而沉稳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林大师,请留步。”
师父停下手中的动作,转过身去,只见那个男孩静静地站在那里,眼神深邃而清澈,仿佛藏着无尽的故事。
师父好奇地问道:“还有什么事情吗?”
男孩紧紧盯着师父,语气平静地说:“如果……我说我能看见那些不干净的东西,你会相信吗?”
他的目光如同破晓前的晨曦,明亮而坚定。
师父微微一愣,随即露出温和的笑容:“我当然相信。”
男孩的脸上闪过一丝惊喜,但很快又被忧虑所掩盖。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恳求:“那么,您能不能帮我摆脱这些困扰呢?”
师父凝视着眼前的孩子,心中涌起一股怜悯之情。
他知道,这个孩子背负着太多沉重的负担。
师父缓缓开口:“其实,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一个办法。
你需要跟随我回到山中,居住一年,让我为你度化,而你必须拜我为师。
这样,或许能够消除你的烦恼。”
他的声音轻柔而坚定,仿佛给了男孩一线希望。
男孩的眼睛里燃起了渴望的火花。
师父看着男孩坚定的神情,心中暗自感叹:“此子不凡,日后定成大器。”
他决定帮助这个孩子,引导他走上道途。
男孩听闻,眼神闪过一丝希冀,他紧紧抓住师父的衣袖,问道:“真的可以吗?”
师父微笑着点了点头,眼中透露出坚定和温和:“当然,但这一年内,你必须断绝与外界的一切联系,跟随我潜心修行。”
男孩咬咬牙,似乎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好,我愿意!”
然而,一旁的男人却有些犹豫,他委婉地说:“但是,这样的话会不会打扰大师您呢?
我们只是普通人……”男孩听懂了父亲的言外之意,他立刻打断道:“爸,你是不知道我的痛苦,我每天都看到不同的面孔,我怕我会分不清谁是真正的人,谁才是鬼?
我在夜里无法入睡,就算睡着了,也会被噩梦惊醒。
我真的受够了!”
男孩的眼中闪烁着泪花,他的身体微微颤抖,他接着说:“你找来那么多大师,没有一个看出我的问题,林大师一眼就看出我的问题,我知道他是有本事的人,我不想再浪费时间,更不想这样继续生活,你就让我去吧。”
可见他这些日子过得是多么煎熬。
师父拍了拍男孩的肩膀,轻声说道:“放心吧,孩子。
在山中,你会慢慢好起来的。”
男人见儿子如此坚定,也不好再阻拦,“行,小白,不就是一年吗?
只要你能好,我什么都答应你,但是你要答应我,你要好好跟着林大师修炼,而且听林大师的话。”
师父带着男孩准备离开,在出门之际,他又回头对男人说道:“这一年中,不可来探望,以免影响修行。”
男人点头应下,望着儿子离去的背影,通红眼中满是不舍与担忧。
师父带着男孩往山中走去,一路上,男孩好奇地看着周围的景色,眼中的恐惧逐渐被冲淡。
山中的空气清新宜人,鸟儿欢快地歌唱,仿佛这里是一片世外桃源。
师父看着男孩,心中想着如何更好地引导他修行,好驱除他内心的恐慌。
而男孩则对未来的山居生活充满了期待,他觉得自己终于有机会摆脱那些可怕的幻觉了。
山路崎岖不平,师徒二人艰难地前行着。
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但小男孩艰难的一步步向前迈进。
终于,他们来到了一座清幽的山谷前。
山谷里鸟语花香,空气清新宜人。
男孩瞪大了眼睛,惊叹于眼前的美景。
师父微笑着解释道:“以后,这儿就是我们的家了。
不过,你还有一个师姐,正在等我们。”
说完,师父提高声音喊道:“嫣然!
嫣然!”
不一会儿,一个身影从山上滑下来,轻盈地落在地上。
那是个年轻女孩,身着一袭淡蓝色的衣裤,长发飘飘,面容清秀。
她好奇地打量着男孩,眼中闪烁着灵动的光芒。
“师父,你回来了?
我的话本子呢?”
女孩兴奋地跑过来,急切地问道。
师父轻轻拍了拍她的头,笑着说:“别急,我给你带回来了。
这位是沐白,以后就是你的师弟了。”
男孩有些拘谨地站在一旁,不敢抬头首视女孩的目光。
女孩却毫不拘束,走到男孩面前,上下打量一番后,露出一丝笑意:“他就是我的师弟啊?
看起来挺腼腆的嘛。”
说完,她又转头看向师父,“师父,那我可以带师弟西处逛逛吗?”
师父点了点头,示意他们随意。
女孩兴奋地拉着男孩的手,迫不及待地说:“走吧,师弟,我带你看看我们的家。”
男孩有些不知所措,但还是跟着女孩一同走进了院子。
林嫣然看了一眼沐白,指着前方的房子说道:“中间是师傅的房间,左边是我的房间。”
然后转身对着一间茅草房,说着:“这是做饭的地方,你会做饭吗?”
沐白无助的摇摇头。
嫣然面色不适,心里腹诽:“又来一个饭来张口的主。”
嫣然跑到师父身边,娇声问道:“师父,我的话本子呢?”
说完还伸出手,一副迫不及待的样子。
师父无奈地摇了摇头,从背包里拿出话本子递给林嫣然。
林嫣然接过话本子,开心地笑了起来。
“你先去做饭吧,我们晚点还有事。”
师父挥挥手说道。
林嫣然点点头,拿着话本子蹦蹦跳跳地走进厨房。
随后,师父就坐在院子里的长椅上,目光落在沐白身上。
他对着沐白招了招手,语气亲切地说:“沐白,来,你过来坐。”
沐白缓缓地走到师父身边坐下,心中有些忐忑不安。
师父随手指了左边一个房间,告诉沐白:“你今后就住那里。”
沐白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接着,沐白小心翼翼地问道:“那师父,我现在要做什么?”
师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然后回答道:“等吃完饭,让你师姐带你进山采药。”
沐白听后,脸色微变,有些为难地看着师父,轻声说道:“可是我不认识药材。”
师父笑着安慰道:“呵呵,没有人天生就会的,不会就问,就学。
知道吗?”
沐白用力地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
之后,沐白默默地坐在师父身旁,一言不发,似乎在思考着什么。